第三章 松下谈成功经营的战略 三 合理应用经营理念

为了方便阅读《松下幸之助经营之道》,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每个都想抢先一步,因此经营者除了要四肢发达,还得头脑不简单。

    人类的体能,在过了三十岁的顶峰以后就会慢慢衰弱;智能的顶峰则在四十岁。一过了

    四十岁,无论分析、理解、综合、记忆的能力都会愈来愈差。但有些公司的社长,过了这个

    极限,仍能有效地从事经营,那是由于累积了长期工作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已经成为智慧的

    一部分了。

    经验是可贵的,尤其失败的经验,对于未来再做相同的工作,常有前车之鉴的效果。一

    般而言,经验丰富的人,各种知识也一定很广泛。所以四十岁以后,尽管智能已逐渐退化;

    但经验不断增加,对业务的处理也能有所贡献。

    但是经验也不是万能的。实际上只有在从事需经磋商才能着手的工作时,前辈的经验才

    能发挥价值。比如说一个大公司的领导者往往年纪大,智力、体力都已衰弱。但公司中的主

    要人员承认他是领导者,所以他仍能继续工作。然而在另一方面,公司中的干部必须认识到

    自己不只是一个“领薪的职员”,还是一个经营责任的分担者。换句话说,他必须认识到自

    己也是经营者之一,并努力实践;而不是把责任都推给领导,这样公司才能经营下去。

    进一步看,象这种经营问题,总是不宜模棱两可,在“经验”或“智力”的两点之间移

    动,而应该将企业合理化起来。本来,经济活动就要全理化,成长中的企业更需要合理化,

    它也是促进社会繁荣的关键之一。

    以今日世界而言,对合理化要求最严格的是美国的企业组织。他们的合理化有许多明显

    的特色。譬如人事运用,在美国公司中就很少有冗员。他们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动,不断调整

    公司经营的方式。在合理化的过程中,如果产业剩余的人力,一定会非常明快地把他迁调到

    其他部门;假使其他部门无法吸收,便直截了当地以裁员来解决。

    当然我们不能不承认美国有其独特的社会性与经济背景,使得这些措施得以顺利进行。

    由于社会的福利制度发达,对失业者有充足的救济,使得被裁的人员在生活上不致立刻发生

    问题。另一方面,成长中的公司又可以对这些人力加以吸收采用,使得人们仍旧拥有适当的

    出路,对国家社会有所贡献,所以不会引起社会的混乱。

    但是我们的社会福利制度很不完善,所以被裁的人员一时无法被其他公司聘用;相对

    的,公司方面也不敢放手整顿,裁减多余人员。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有的公司不得不浪费许

    多经费去保障这些冗员,造成公司的沉重负担。象这样不能适当地使每个人都提供足够的贡

    献,不只防碍了社会的繁荣,也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阻力。

    经济环境不断地在进步,各公司为了跟上进步的步伐,不断地征求人才,可是往往征求

    不到适当的人选。而另一方面,那些可能适合的人选却在另一公司成为冗员,不但才能不能

    发挥,更成为公司进步的绊脚石。

    “比别人先走一步”说来可能平淡无奇,可是在企业竞争上,由于每个对手都在倾尽全

    力想先走一步,所以要真正做到,真是非常不容易。

    经营者稍一迟疑,被后来的人赶过,一步可能变成十步,然后变成百步、千步,距离愈

    拉愈远,终致无法补救。所以任何工作都要加速推动,尤其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工作。也正因

    为有这种顾虑,经营者不可好大喜功,想去完成那些“必须花费漫长时间才能产生效果”的

    工作;或者是太固执的去追求“发明”,因为那太过于冒险。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存在

    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使原先非常杰出的构思,在片刻之间变得一文不值。

    不论做任何事,在前提上必须了解,我们正处在一个讲求效率的时代。一个好的构想,

    若不立即付诸实施,稍一迟疑,半年过去,可能就不值一提。因此今天想到的好主意,今天

    就得实行。但为了要减低冒进的风险,经营者平时就应训练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力和对未知因

    素的评估能力,当机立断,才不致被人抢先一步,遭致无可弥补的遗憾。

    碰到难题,先不要否决它,换个角度去看,或许它就不成为难题了。

    做事的时候,有些原来可以做的事情,只因为自己抱着干不了的想法,最后很可能就失

    败了;反之,原先看起来很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抱定信心努力去做,最后也很可能会成功。

    想到今天的人们不仅能够上天入海,甚至可以登陆月球再回来,假如一点小事都感到困难重

    重的话,那岂不是抹杀了人类卓越的能力吗?

    一个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逃避不是办法,只有鼓起勇气予以克服才是最重要的。在这

    种情况下,往往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智慧和潜力而获得良好的成果。

    松下在一九六一年的一天,松下的部下正在开会。松下问他们“今天开的什么会?”有

    人苦着脸对松下说:“丰田汽车要求大幅度降价。”详情是丰田要求自松下通信购买的汽车

    收音机的价钱,自即日起降价百分之五,半年后再降百分之十五,总共降低百分之二十。丰

    田作这种要求所持的理由是:面临贸易自由化,与美国等汽车业竞争的结果,日本车售价偏

    高难以生存。

    丰田为了降低售价提高竞争力起见,因此希望供应汽车收音机的松下通信工业也能降价

    百分之二十。当时的日本并不象今天一样能够制造又好又便宜的车子,或许人们的印象已经

    有点模糊,因为那时候的情况是非常艰苦。

    在了解情况之后松下又问:

    “目前我们的利润如何?”

    “大约只赚百分之三而已。”

    “才这么一点?百分之三实在少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降百分之二十,那怎么得

    了!”

    “就是因为这样大家才开会研究。”

    松下的公司目前也不过才赚百分之三,如果再降百分之二十,那岂不是要亏百分之十

    七?就一般常识而言,这种生意恐怕没法做下去了,如果真是这样,松下通信也可以一口回

    绝丰田汽车的要求,而且大多数人也很可能这么做。然而如果情况特殊,让价百分之二十是

    否仍值得考虑呢?在这种情况下,松下先抛开一般的这种想法而站在丰田的立场上仔细来看

    这个问题。他想,假如丰田换成松下电器的话,在面临自由化的情况下说不定也一样会提出

    这种要求吧。

    虽然减价的幅度过分了一点,但松下也审慎地考虑到如何才可以降价去配合丰田的要求。

    因此他说:“在性能不可以降低以及设计上必须适合对方需要这两个先决条件下,大家

    不妨设法全面更新设计。最好是不仅能够降低成本百分之二十,而且还要有一点适当利润才

    可以。

    “在大家完成新设计之前,亏本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不光只是为了降价给丰田,而

    且还关系到整个日本产业的维持及发展问题,无论如何是非做不可的,希望诸位能够努力达

    成任务。”

    一年后,松下又问到有关这件事情进行的情况,结果松下通信不仅做到了如丰田所希望

    的价格,而且还能获得适当的利润。这可以说是因大幅度降价压力而激发出来的一次成功的

    产品革命。

    不管是经营事业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如果总是抱着“这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想法,

    恐怕任何事情永远都不会成功。反之,碰到事情总是想到“应该可以办到,问题只是要如何

    去做而已”,这样想的话,很多困难的工作猛一看似乎不大可能办到,结果却居然也做成功

    了。世界上有不少事情都是因为个人的不懈努力才获得良好成果的。因此,每当你要下决心

    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有这种想法是极其重要的。

    价值十元的东西,以二十元卖出,表面上是赚了,事实上却赔掉了一位顾客。

    一位商人向顾客推销商品,假定商品只有十元的价值,而顾客以十元购得,则商人是不

    会亏损的;所以商人只能开价十元卖给客人,这是必要的诚意,或者再便宜一点以九元八角

    的价钱卖出。反之,如果实质上只值十元的东西,为贪欲而开价二十元的话,他的生意必定

    会失败的,纵然有人吃亏上当购买了,以后他也会恨你的,这等于永远失去了一位顾客。

    当事业成功而至后,应首先为自己做好价值判断,这样才是正确的成功路线。

    迄今为了经营事业,为保持正当的价值判断,一直在努力不懈。

    松下经营的公司,现在很多人都愿意做,公司的全体员工,也很热中于这个行业。松下

    经过这样判断以后,接着就评估:到底我们公司拥有多少实力,借以营运多少业务和生产多

    少产品?还有,是否适合工作等各项问题等等。公司的力量与希望所推广的业务,互作比较

    以后,如果发现两者有所调和的迹象时,于是马上断然地开始工作,这就是松下在经营事业

    上,始终一贯的工作态度。

    公开事实,是解决迷信或谣言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表达经营者信念的必要方式。

    人往往会主动关心别人,尤其对于比较特殊的行为,很容易就产生正反两派的意见。简

    而言之,也就是有赞成的人,也有反对的人。因为别人的说法而对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失去信

    心或发生动摇,这是人类的一种本性。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信心,这

    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九三三年,当松下电器公司开始扩张营业范围至大阪东北方的门真地区时,流传各种

    说法。有人说:“在这样不景气的时候,松下电器公司居然想要大事扩张,简直是胡搞

    嘛。”也有人说:“门真相当于大阪的鬼门,松下电器公司在那边设厂八成要倒霉。”等等。

    当时类似这些流言蜚语,几乎到处都听得到。松下如果毫不在意的话,事情也许很快就

    过去了,他对于所谓鬼门这样迷信的事,实际上也觉得“不无道理”,因为以当时社会风气

    而言,大家对鬼门又敬又畏。所以一听到有人说“门真对着鬼门”的时候,松下就感到非常

    不舒服,有些大伤脑筋。

    当时松下就想,如果说位于东北方就算是鬼门的话,那么以日本的地形来讲,走到那里

    岂不都要碰到鬼门?包括从北海道开始到本州、四国、九州,整个日本国土大体上都是由东

    北向西南延伸,如果东北是鬼门,那么何处不碰到鬼门呢?全日本的国民岂不都要逃到国外

    才行?所以即使门真就是大阪的鬼门,实在也没有必要过于介意,于是一想到这里,松下的

    心里就豁然开朗起来,最后,门真扩展计划就决定了。

    当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有人批评松下公司在“胡搞”的说法,松下认为也不全是“胡

    说八道”。由于多次不断扩张的结果,门真计划的建设资金有一部分属于银行贷款。当时的

    日本人大多只运用自己的资金来推展事业,认为如果向银行贷款,好象就会显得基础有点不

    稳。当时松下电器的确向银行贷了款,而且是信用贷款,连一件抵押品都没有,这可以说是

    银行对于松下电器公司抱有很大的信心与了解,才能这样大力支援。

    最后,松下经过深思熟虑,于是在新公司落成的致词上坦然表明向银行贷款之事。文中

    有一段是:“……创业以来历史尚浅,因为要以有限的资金来实现那么多计划,因此,在信

    用的范围内仰仗外资乃是必然的……”

    松下这样做的结果也等于显示本人对于经营方面抱有很大的信心,如果真是“胡搞”的

    话,松下一定无法采取这种态度。松下本人的确对于松下电器公司的经营有相当的把握,因

    此才毫不讳言把贷款一事公开发表。招待会的来宾对于松下所表现的信心,很多人感到惊异

    和佩服。

    最后,门真地区的扩展计划终于付诸实施,而松下电器也借此更上一层楼。目前门真地

    区也已经成为松下电器公司的根据地了。

    学问需要有效地运用,才能发挥高度的价值。凡事考虑过多,反而无法得到成功的机会。

    闻名的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福特先生曾说:“我们工厂绝对不任用学者,因为学者

    一味研究未知的事情,而对如何应用却不予考虑。”这句话确实给人许多思考。

    一般而言,有学问的人往往受学问的束缚,凡事考虑太多,而无所适从;没有学问的外

    行人,有股勇往直前的冲力,反而常能突破障碍获得成功。

    比如患了感冒,若只觉得稍有不适不加理会也可能很快就好了。但是稍微懂得医学常识

    的人,往往会因过分操心,而使病情恶化,或拖延痊愈时间。

    因此希望各位不要被学问所驾驭;因为学问要有效地运用,才能发挥它高度的价值。

    经营公司也是在做社会工作,为了不损害社会利益,当然要做赚钱的生意。

    人类互相交往、做生意或工作活动,而获取报酬,除了小孩、老人或残废者需要爱人照

    顾外,成人都应该能够自食其力。我们之所以能安居生活、作息安定,就是因为能各自确保

    收入。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确实维持收入,不仅为了自己所需,也是为了维持自己是社会一分

    子之所必需者;可是实际上人们只知道非获利润不可,但对获利的信心是否确定不移,那就

    模糊不清了;于是有人认为薄利多销好,或者低价薄利的推销方式好,甚至无利可图,就滥

    加贱卖,看到别人赚钱,就兴起嫉妒念头,而不作诚实公平的竞争。

    这都是对利润的本质没有充分的理解;所导致的错误。我们不能赚取超过适当的利润;

    但对正当报酬率,应有承认的风度。

    比喻说:有一家资本一千万元的公司,而一千万元的本金,在本质上就是社会的资本,

    也就是说,这家公司拥有社会的资本一千万元,资本在表面上虽是属公司所有,但本质上却

    是社会共有的财产;而物资也是共有的财产,只不过是为维持社会之秩序,设定为私有财产

    制而已;至于人员呢,假定这个公司雇用了一百人,这一百人,就是以公共事业的名义集合

    的,也就是使用社会的金钱雇用公用人员来经营事业,所以这公司一定要有利益可图,那么

    公司就可大大地活动,一年间赚进一百万或二百万元,一半缴纳税款,一半用为提高公司对

    社会之利益。

    可是经营事业难免会受到挫折,运用社会的金钱,雇用社会人员,如果事业经营不顺,

    那么就是损害到社会的利益,当然可以追究责任。可是实际上受到损害的人,会提起偿还损

    害之诉,但对本身经营失败之罪过,社会一般是不会深究的,但实际上已是犯了很大的罪

    责,因此一般人对此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自由经济体系中,企业利润的获得,是社会繁荣的动力。

    公司的经营者,往往以利润当作经营的目标。利润也是经济性的标准,不过利润本身中

    含有竞争的要素。想赚这么多,不一定能赚得到,所以说来容易,想真正达成,就要适度运

    用经营策略了。

    例如有甲乙两家百货公司,所陈列的商品基本上是一样的,如果甲公司的售价平均比乙

    公司便宜一至二成,那么大部分的人当然会到甲公司去购买。相反的,因为乙公司商品比较

    贵,大家不去买,所以他的生意就很难做下去,逼到最后,要不想让公司关门,就只有跟着

    降价了。假使这时乙公司的价格降得更低,那么甲公司的顾客就会转移到乙公司去。于是消

    费者蒙受极大的利益,但对经营者而言,却无法获得适当的利润,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中可

    以说是屡见不鲜。

    东西卖得贵,就会失去顾客。因此,各企业都在制订价格上大伤脑筋。一方面必须卖得

    比别人便宜,又有些利润,另一方面必须支付成本和费用;但也要使股东能分红,员工能得

    奖金。在这种严格的要求下,各企业无不是经营者和从业员同心协力,来谋求最妥善的营业

    策略。如果有一点成就的话,也都是绞尽脑汁,全力以赴工作的成果。然而它的背后却是一

    股自由竞争的经济压力推动的。因此在自由经济体系中,很微妙的包含了使大家不敢怠慢,

    以努力促进经济繁荣的心理动力。自由经济社会的好处,其实就在于竞争。竞争使人痛苦和

    辛劳;却使人乐此不疲,永不后悔。

    也许地有人会问:“获得什么样的利润才是正常的呢?”松下认为,必须依照各公司的

    经营方针和经营者的人生观,以及企业是否觉悟到本身对社会的责任而定。假定一个公司是

    站在社会正义的立场,来决定自己所应获取的利润,那么就算他的标准高一些,也会获得社

    会的认可。反之,如果只注意到要满足投资者积累财富的欲望,赚钱谋取个人的享受,那么

    就算赚的钱再少,也不能获得社会的谅解。

    所以这个社会上有些人虽然赚了钱,在客观上,他却是遭受损失的人。譬如说,他赚了

    一百万元,然而在赚一百万元的过程中,却损失了两百万元的信用;或者说,引起了众人对

    他的鄙视。那么,这一百万元能买得两百万元的信用或他的人格吗?

    松下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公共企业,应该对社会发展有所贡献。反过来说,让企业正

    常地发展也是社会的责任。所以让优良企业储存发展资金亦属必要——这不但是企业经营者

    最大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赋予的最大使命。

    公司得到利润后,记住将利润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善加利用,社会自然会赞同。经营和

    利润观点的精华之处,就在这个认识之上,经营者应该随时留意。

    为了公司的发展,也为了国家社会推展各项措施,企业经营不得出现赤字。

    松下认为拥有很多人与资金,可是缴不出税金的公司,他的经营一定是不得法,因为那

    一定是亏本生意。亏本生意一方面虽值得同情,但另一方面可说其对社会一点贡献也没有,

    他并不负担国家经费的开销。公司的经营,获利可说是理所当然,有利益时,可将其中大约

    半数缴交国库。假定我们处理一张纸,而由此得到利益时,必将由此得到的利益之一半以税

    金的名目纳入国库,国家就以收入的税金来作为行政费用的开支。所以公司的经营,如果都

    做亏本生意,连一毛钱的税都不交,那国家不是会陷入困境吗?不要说是造路、建设经费无

    法筹出,就连学校老师的薪水都恐怕发不出来。

    经营中所赚的利润,一定要将其中的一半缴纳给国家,这是应尽的义务,只有这样,国

    家社会才能够正常的运转。在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某些企业由于劳资纠纷,闹得满城风雨,

    因此五年之间没有交一毛钱给国家(赤字经营),虽然有他的原因与理由,可是对整个国

    家、社会、人民,没有一点好处,这是可以断言的。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学校的设备十分完善,道路设施良好,绝不会有因雨天汽车

    路过时使浊水溅满人身的情形,调查其情形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拥有许多提高盈余,贡献社会

    的公司,所以各种公共事业与设施才能办得有声有色。

    我们的工作是卖商品给很多客户,使客户使用之后能够感到喜悦、满意,生产商品当然

    是我们的使命之一;另一方面公司还负有贡献国家社会发展的义务,这也是公司的使命之一。

    是否忠于使命,有否达成使命,看公司的经营便可一目了然。公司要好,每个同仁要努

    力工作,这是必然的,其他有关技术问题、思考问题、公司的政策问题等等,究竟应该如

    何?对这些问题必须能产生正确的判断力才可以。

    每个公司都想增加利益,缴纳更多的税金给国家,之所以有些公司办不到的原因,就是

    对以上所探讨的几个因素,尚有待改进。

    这是每个公司的人员都应该铭记在心的,职员们要对职员的工作有一种使命感,并且培

    养从使命感中感受到工作的喜悦。

    自古以来,就有“胜者不骄”的教训,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人类的本性,如果连续胜

    了三次以后,性情就变得骄傲自满,精神也就懈怠下去,就会目中无人,别人的话根本听不

    进去,应做的而不做,应思虑的也不思虑了,这些现象,就是人类的本性。

    “胜者不骄”正是言中人类本性的弱点,松下认为这才是上好的戒律,但纵观历来或现

    在的企业界情形,都没有表现出胜者不骄的迹象。

    一次,松下向经销商讲过下面的话:

    “各位都是认真努力的工作者,可是今年的情况显示,前途黯淡不堪设想,因此各位都

    在烦恼,我觉得这是重大的问题。大前年赚,前年又赚,而去年也赚钱,若是今年再赚,那

    是最好不过的,但是世间事是不可预料的。既然连续三年都赚钱,而又希望第四年再赚钱,

    哪有这么简单的事。连续赚了三年,假如今年不赚退还一年,还剩下二年哪,‘尺蠖’就是

    进二寸退一寸的,这是很好的现象,三年赚钱,而第四年又想再赚,那就好比‘尺蠖’一

    样,伸至极限之腿退不回来,只有死亡。那么是死好呢?还是退还一年份利益而生存好呢?

    当然是选择现在损失的好,而期待明年再赚,后年又再赚钱,大家有了这种想法,烦恼就会

    消失掉,不慌不忙,不慌张的心情就安定而快乐,快乐则智慧生,那么说不定第四年又可以

    赚钱了;不过老实说,第四年又再赚钱的机会是太少了,那么干脆就预备退还一年份的利益

    算了。请大家觉悟到‘尺蠖’的精神,这才是应有的认识。”

    实际上,实践起来的确是有困难,其中也许将过去三年所赚的钱统统花光了,要用什么

    退还呢?

    可是上述的情形确是企业界的实态,“三天连续好天气,至少一天会下雨。”如果能有

    这样的情形,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公司愈大,愈要集合大家的智慧,全体总动员的经营模

    式,始能产生预期效果。

    在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中,我们都能亲眼看到,一个国家的衰退与兴隆。而我们发现凡

    是能聚合众智,并各在工作岗位上奋发图强的国家就能得到发展。而愈能突破考验的就愈发

    坚强。国家如此,公司当然也是一样。集合众智以经营事业是何等的重要。不过,想要集体

    众智往往并不容易。但如果不去克服这个困难,而只在口头上说说,那就是更没有实际的意

    义了。

    以众智为经营的基础,也就是全体经营的模式。如果刚开始一个小公司是三五人的小规

    模经营,是很容易集合众智的。可是等人数增加到几千、几万时,虽然心里知道非集合众智

    不可,但却做起来是相当的不容易。

    以国家来说,往往大国未必有发展的迹象,倒是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家,反而有令人羡慕

    的发展气象。所以不管是三五人的小厂,还是几百、几千人的大企业,都应当集合众智,这

    样才能使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公司的原则下,每个人应尽量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公司的发展更具冲击力。

    分公司制度利弊,是见仁风智的,它的好处就是易于培养大家的责任意识,而会全面激

    发出经营者的创意和新作风,百分之百的发挥力量。缺点就是多少会有些独断的倾向。说是

    缺点,也不完全是缺点,因为如果分公司主管过于独断专行,总公司可适时予以纠正,也就

    可以把错误尽量避免。

    其实独断专行也未必是坏事。在好的方面,独断孤行也可能产生好的结果,除了可能违

    背公司的政策,对公司整体营运有影响外,其他事情,各人可以尽量发挥其创意和力量,使

    公司的发展,更具有冲击力。

    松下一开始对经营管理作深刻的思考,是从做生意以后十三年开始的。在此以前,都以

    他从小伙计生涯学来的生意经用于商业。当时的观念都是从大清早起勤奋地工作,小心侍候

    顾客;在家里时,则做出好的东西,以讨好顾客。年复一年,就是以这种态度做生意的。

    过了十三年,松下公司的职员增加了很多,生意也做得很顺利,于是松下电器在大阪开

    始有些名气,这时的松下忽然有所感触……,“过去我虽然拼命工作,但我们人类所担负的

    生产工作,不是应具有更大的意义才对吗?”松下认为以后应该根据一种使命的观念来经营

    事业。这不仅限于公司,在个人方面也是如此。于是就认为人类应该抱着伟大的理想来工作

    才行。

    松下于是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全体员工。他们说:“很好,你的话我们都明白。那么今后

    就这样做吧。”这一来非常不可思议,他的员工都充满了干劲,工作气氛也完全不同了。同

    样的工作再做起来,却感到特别有意义。

    现在大家都有了理想。而且做法也不同了,过去是漫无目标地工作,现在则是有希望有

    理想地工作,所以自然做得很起劲。从此以后事业的发展,也就以惊人的速度在进步。

    所以,别老是希望自己的商店扩大,希望自己能赚钱,这种想法都有缺点。当然这种思

    想总会进入脑中,但应该把目标放在更高的地方,与社会一起发展。如果自己认为是发展社

    会的一员大将,那么一个人的事业和人生观都将改变。

    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就会感到辛苦的工作也不以为辛苦了,反而高高兴兴地去做。同

    样艰苦的工作,过去只因为那是生意,不得不做;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想法,艰苦的工作变

    成快乐而神圣的工作,因此对于再困难的工作,也会竭尽全力去做。

    这对于一个人或一家公司都一样。公司必须努力经营,但公司是否能更加发展,我们只

    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做了最妥善的安排,其余的,都交给上帝吧。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仍

    然会犹豫不决的。

    认为企业经营是为服务社会而存在,企业才能无限度地发展。

    松下小时候,因为家里很穷,十一岁的时候,就踏出家门,来大阪当一个小店员。在店

    里,受到各种教育,虽然不象学校有那么组织化的教育方式,但对松下来说却是以后在社会

    上的一项活生生的学问。松下今天之所以能够成为产业界巨子,应归功于当时所受的教育。

    以前松下并没有今天的稳固。可是尔后,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磨练,松下对经营上的信

    念,和对社会的责任,都有认真的考虑。现在松下尤其深深体会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仅是

    为公司而存在,透过公司之经营也同时服务于社会。松下认为这是身为公司经营者的职责所

    在,也是身为社会上一分子的义务和责任,所以一直把它当成一份尊贵的工作。

    松下认为,在这个社会里,人类应该共同努力,永无止境地追求更大的进步,这种进

    步,绝不会因为时代的前进而终止。

    与社会共存的公司,由于人们不断地努力,当然会继续地发展其潜能,这种发展至少是

    没有限度的。现在所面临的各项经营上的问题,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考验而

    已。不过我们既有缘共同生活于这历史的片段中,就应当共同勉励,精诚合作再向前迈进。

    松下认为,考虑狭隘的人,为数并不少,我们不应因环境的小挫折而停滞不前,亦不可对事

    物过于短视,要时常保持宽宏的心怀来观察各项事物,应付各种问题。

    企业的基本使命是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不能带给社会繁荣进步的企业,是有愧于社会

    的。

    无限地生长和进步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社会的法则。换个角度来说,人类一直有追求无

    限地生长和进步的欲望。首先在衣食住行方面,人类不断地期望精神和物质生活能够更丰富

    和舒适,这是人类共通的特性。虽然,这些欲望的内涵因个人及时代而不同,但至少没有人

    不追求更好的生活。

    企业经营的基本使命就是维持和提高人类的生活文化,并且满足人们的要求。例如,虽

    然每个人都希望住舒适的房子,但是如果没有生产者供给房子,愿望就无法实现;而且为了

    盖房子,必须生产并供给各种建材。这种生产与供给的工作,就是彼此由于事业的经营进行

    的。

    不只是房子,所有生活物资,甚至服务或情报等无形的东西,都逐渐在开发有益于人类

    生活的优良产品,以适当的价格和充裕的产品供给来满足人类,这些都是事业经营或企业的

    使命,也惟有如此,企业才有其存在的意义。供给的物质和服务的内容虽因行业而不同,但

    是经过事业活动,贡献力量以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是所有企业共通的目标。如果抛弃这种

    根本的使命感,就绝对不能开创出强有力的事业经营。

    通常有人会认为企业的目的在追求利润,但松下认为利润确实是推行健全事业所不可欠

    缺的工具,但决不是最终的目的。因为企业的根本使命在于谋求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也惟

    有努力达成根本使命时,利润才会变得更重要。

    由此可见,经营事业在本质上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企业就是社会的工具。当

    然,在法律上有所谓私人企业、个人企业,但是各种企业从事的工作和内容完全和社会有

    关,所以可说是公家的东西。

    因此即使是个人企业,在订定企业方针时,决不能站在个人的立场、个人的利益来考

    虑,必须从“自己所做的事业对大众的生活会产生何种影响?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观点来衡

    量和判断。

    松下经常问自己:“我的公司是否对社会大众有帮助?如果这家公司消失,是否会带给

    社会任何不利的影响?”如果不会,就表示这家公司的存在不能带给社会任何利益,还是解

    散的好。当然这将使从业人员以及和公司有关的人感到苦恼,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拥有许

    多员工的国营生产机构,如果不能带给社会任何好处,那将是件不可原谅的事。

    实际上也是如此。一个负有提高社会生活品质之使命的企业,应该是社会的工具,但是

    如果它经营的事业不能产生任何成果,这是不可原谅的,它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们经

    常说“企业的社会责任”,纵使其内容会因社会时势的变迁而不同,但是,不管处在哪个时

    代,基本的社会责任,可以说都是在透过其经营的事业以贡献并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