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思维 第四部分 参观是伟大的生产力

为了方便阅读《蒙牛思维》,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原理

    百闻不如一见。

    将你的消费者、合作伙伴请进来,让他们亲眼看看你的企业,将会比你自己的任何宣传都要有效,都更能说服你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阐释】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一件事情,听了千百遍,可能还是觉得虚,想象的成分多于实在的成分,还只属于"听过"——听是听了,但可能很快就会过去。所以是听过,就象是风过耳一般,留不下什么印象。但是只要亲眼见到了,则一切都变得实在起来,一切都真实起来,这时候,一切就会是"看见"——看了,并且见识了。这就是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证实了。曾经的耳听现在化作眼见,耳听为虚变成了眼见为实,那种冲击,足以使一个人的态度瞬间发生转变,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桃李本身是美好的,是受到大家欢迎的,只要它们将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就足以吸引人们来观看,以至于由于走的人多了,在桃李树的下面,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路。

    因此,如果你足够美丽,自信魅力100分,那么,就秀出来,让大家来见识你的魅力。

    关于生产力的争论,现在除了理论界,大约没有什么人再将生产力看作唯一的了。自从改革开放后,自从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技平反之后,关于生产力的认识就产生了跳跃式的发展。

    宣传是生产力,关系是生产力,包装是生产力,等等。我们且不必去考虑那些学术上的争论,我们相信,只要按照法律的要求,合法经营,守法纳税,那些能给我们带来效益、利润的就都是生产力,何止是参观?!

    参观是伟大的生产力,其实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被参观的对象要真正是美好的,是真正有实力的,否则,只是一个绣花枕头,表面光鲜,内在一包糠,那一参观就露馅了,揭穿了本来的面目,再不能糊弄下去,此时,参观不仅不是生产力,不能带来财富和效益,反倒变成催命符,加速被参观对象的灭亡。

    参观是生产力,首先你这种透明式的作风就会给你赢得相当的声誉,这种坦荡的胸怀就会让大家相信你的实力,这种敢于面对挑剔的精神就会使人产生敬意,并从而相信你的产品,支持你的事业。

    参观是生产力其实不仅仅体现在企业,也体现在人的身上,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真人秀"、"现场秀"如此火爆的原因。当然,这里的生产力,就是带给被参观的人收益。

    参观是一种生产力,其实是缘于个人内心深处只相信自己,缘于现在的体验风行和口碑的原子弹式传播效果。

    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亲自去看看。只要自己见识了,自己相信了,这就会将一个消费者变成企业产品一个坚定的拥戴者,将一个人转变为企业一个坚定的支持伙伴。而且,他会将自己的体验告诉身边的人,这种口耳相传表面上看起来效果非常有限,涉及的人比较少,但是由于效果好,会出现原子弹般的聚变力量。

    蒙牛"透明化管理"

    在蒙牛的工业园区,不论你是什么人,只要你带上自己的身份证件,就可以参观整个工业园区,蒙牛产品的生产流程、控制过程全部呈现在你的面前,办公设施、产品生产等都毫无保留地展示在你的面前。这被蒙牛人称作"透明化管理"。

    除了那些自己随意去参观的消费者,蒙牛在2004年还请消费者去参观。在2004~2005年,蒙牛公司还举行了盛大的"草原游"活动,凡是购买蒙牛产品的人,都有机会获得草原游,到蒙古大草原上,感受连绵绿茵、蜿蜒河流、旋转风车,住毡房,看牛模,坐勒勒车。到蒙古大草原上去,看"风吹草低现牛羊",听敕勒歌,对于内地的人来说,不仅是一次感官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的回归,还是一种文化的追寻,对于那些整天呆在水泥森林、渴望自然风光的人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草原与牛奶的自然结合,就更使得蒙牛的草原游比竞争队友(蒙牛对竞争对手的独特称呼)的海外游更加凸现了自己的产品。

    蒙牛请进来的做法赢得了很多的消费者,而透明化的参观又使得很多的随意消费者变成了忠实的消费者,在消费者心中的美誉度大幅上升,口碑效应得到体现,增强了消费者对蒙牛产品的忠诚度,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螺旋式的推动蒙牛走上更高的层次。

    而且,蒙牛不仅仅在自己的总部实行透明化,在蒙牛分布于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的20多个生产基地,也在不同程度的实行透明化管理,不同规模地接待参观者。

    现在,每天都有消费者到蒙牛工业园区参观,有时一天多达1000多人。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仅仅呼和浩特盛乐生产基地就接待参观者8万多人次。在2005年,蒙牛计划接待约30万人次的参观

    者。这些参观者,按照口碑传播的"乘数效应",将会影响到百万甚至千万人,就这个数目,都将为蒙牛的发展提供原子核聚变的能量。

    除了消费者,蒙牛的透明化管理还展示给合作者、上级领导和国际友人。

    现在,蒙牛人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来了客户,总是先带客户参观,一圈走下来,看过了,也征服了,业务就自然谈成了。

    共产党请民主党派人士前往解放区参观

    抗战及内战期间,国共两党摩擦不断。当时,全国主要的舆论和媒体都受到国民党的控制,带有比较严重的倾向性,对解放区进行妖魔化宣传。国外的媒体也很少进入解放区,只能引用国民党媒体的消息,接触不到真相,也不能传播真相。

    为了改善自己在全国人们以及全世界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共产党对于那些愿意了解解放区的人们敞开了自己的大门,欢迎他们到解放区考察访问。同时,共产党也主动邀请一些民主人士和国内外媒体,到解放区来走走、看看,了解解放区的生活,走访解放区的情况。

    那些到过解放区的人,无论是梁漱溟、黄炎培这样的民主人士,

    还是卫立煌这样曾经极端反共的国民党将军,或是陈嘉庚这样的海外侨界领袖,乃及美利坚的记者、大兵,往往少则一周,多则旬月,便完全改变了自己的成见,成为解放区的热烈赞美者与支持者。

    通过他们,解放区的真相得到了传扬,为共产党赢得了政治舆论,使得在以后和国民党的政治斗争中,共产党在舆论上都能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获得广泛的同盟军。

    这些参观过解放区的人中,有一个美国记者叫冈瑟斯坦。1944年秋天,冈瑟斯坦未打招呼,闯进延安市政府朴素的小会议室。他看见,14个人正围坐着市长和他的秘书周围。他们中有农民、商人、学究气的老者、穿制服的共产党员、一个村姑和一个戴眼镜的报纸编辑。他们在讨论"市参议会的行政与立法委员联席会议"。会议上,市长总结了前段时间教育、卫生和开荒的工作,然后详细解释不久拟实施的"十小纲领"的决定,包括种树、养猪、建粮仓、组秧歌舞队等问题。他后来知道,这样详细的讨论在政府里进行了好几天,市长最后根据议员们意见,对后6个月的施政纲领做了修改。

    后来,冈瑟斯坦根据自己的见闻写作了《红色中国的挑战》。对共产党建立的红色政权给予了高度评价。很多西方人通过他的著作以及斯诺的著作了解了解放区的真相。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