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智慧投机
作者:简易
第四章 操作的策略
一、长久的盈利方法 1、保护资金的安全性 2、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 3、寻找突破性的利润
二、中庸之道      
第四章 操作的策略 一、长久的盈利方法
    很多人对于股票市场有着很深的误解,不论现在还是过去,股票市场一直被大众视为投机赌博的场所。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最终带进了实际操作当中,加上侥幸与急功近利的心态,或者接连获利后的夜郎自大,常常孤注一掷以求一朝暴富最终必然会遭受失败的厄运。

    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人,长期成功的前提,不仅仅要有操作的知识,还必须要有正确的投资策略。正确的投资策略就是指:每一个希望长久在市场上成功的人,必须以长期经年累月的稳定获利为目标,而不争一日输赢。必须要有经营企业的态度,首先要考虑风险问题,以保证资本安全作为前提,然后再寻求长期而稳定的收益。最后在一切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再追求突破性的利润增长。只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这一操作原则,就能够保证在长期稳定获利下,仍有机会博取暴利,尽管我们从不执著于一朝一夕的暴利。
第四章 操作的策略 1、保护资金的安全性
    在科学领域内,有一个理论,叫浑沌理论。在数学中有一个分支叫做模糊数学,他们所界定的意义就是一些无法精确预测的现象。通过对某些领域规律加以统计,我们最多只能够得出一个较大的统计概率,就是最佳的成绩,而不能精确加以预测。比如天气的变化,尽管前人通过大量的统计,总结出大多数情况下成功预测的经验,加上先进的科学仪器,但有时仍然无法精确预测,正应验了古人所说的天有不测风云。金融市场同样如此,它是人类秉性的最佳体现之处。人类的思想变化是不确定的,市场的参与者成千上万,并且各自抱着不同的心态和信念,不是完全由一种逻辑思维所支配,所以他们的决定不是随时可以精确预测。只能通过大量统计得出准确性较高的结论,因此我们只能预测出在某一时期内某只股票上涨和下跌的大致概率,而不能精确预测。只要没有绝对把握,风险就孕育而生。

    既然任何投资都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一个真正优秀的投资者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应追求成熟稳健的操作,不求一朝一夕的暴利,首先做到不被市场所战胜,然后在不败的操作中寻求稳定的收益。那么怎样才可以做到不败?在这个市场上,不败的主动权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就是首先要做到保证自己的本金在任何时候,都要受到最佳的保护。不论任何时候他们不会寄希望于自己所担心的不利情况不会发生而抱着心存侥幸的态度投资,而是会作充分的准备来对付可能会出现的恶劣形势。不论任何的投资,不论前景表现多么灿烂,首先考虑的是保护资金的安全性,在任何时候都绝不做自己亏不起的交易,任何投资的前提,就是在投资前,首先预测自己一旦失误止损后亏损的程度,是否是我们可以承受的,然后再决定投资与否和投资的深度。一个优秀的投资者绝不会在任何时候有丝毫赌性,也决不会参与任何自己输不起的赌局,

    正确的操作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当我们看中一只股票后,在买进前应该首先考虑一旦出现失误,我们在正常情况下止损后的损失是多少,这个损失是否是我们能够承受的。如果亏损是在大约4%以内,而盈利的机率又很大,我们才可以考虑进场交易。为什麽一般要将亏损额限制在4%以内?这主要出于稳健的做法。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人可以稳赚不赔,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实际运作过程中保持40%的成功率都十分不易,而有时当市场不利于我们的情况下,就更容易接连出错,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要给自己留下一个空间,在连续的三四次的亏损也不能伤及我们的筋骨,保住我们的实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练拳之前,都先练被击打一样,目的就是随时准备承受重大的打击。永远不要寄希望我们不会亏损,而要在预期盈利前先有承受亏损的准备。

    真正的高手在实际操作中,首先要做到不被市场所淘汰的先决条件,然后再寻找最佳的时机捕捉目标,不会被市场所吞蚀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是永远不做自己亏不起的交易。成功可以预知,但是不能强求。

    当我们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买入之后,就要有另一个准备,一旦失误坚决止损。很多投资人在买进股票发生亏损后都十分不愿意止损。因为大多数人有一种奇怪的想法,认为股票在没有卖出之前,即使出现损失也只是帐面上的,并不是实际亏损,一旦你真正地卖出了,损失就变成为现实。所以他们在大多数时候都不肯执行止损。这种想法是荒谬的,就像你的胳膊已经完全感染并坏死,但是你因仅仅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残疾而不肯截肢一样,暂时的拖延只会使你有更大感染的机会,甚至危及生命。止损就像壮士断腕一样,用一时的痛楚换取长久的安定。一位成功的基金经理曾经说过:“止损就是新生的代名词”。这丝毫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说法。

    很多人将止损点建立在自己愿意承受的基础上,他们常常认为自己也有止损点,如果买进的股票下跌了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五就会卖出,可是却说不出其中缘由。还有一些投资人只有当股价下跌到令他感到恐惧时才卖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止损点,应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对市场评判的基础上。只有当股价下跌到了某一个程度之后,股价很难再次上涨,你对后市的看法被证明是错误的,才是最佳止损时机,而不是以你的主观判断为依据。因此我们选择设置止损位的最佳位置,应该是股价最新出现的支撑位。因为在大多数时候,支撑一旦被跌破股价就很难再上涨,因此我们一旦发现,收盘价跌破最新的支撑位,就是我们的最佳止损点,必须坚决止损。

    正确地运用止损并不是每次都正确,有时机构的故意打压,会使我们在很低的价位被扫地出局,随后股价立即大幅上扬,而我们卖出的价位正好就是最低点。事实上做任何的操作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偶尔的损失正是你投资的成本,这些小小的代价换来的是长期的稳定,因此丝毫不应受到指责。

    止损必须以收盘价跌破支撑位的3%以上来确定。股价在其他时候,偶尔跌破止损点不久很快又回到支撑位之上不予理会,因为通常不具备实质指导意义。

    我们要再次老生常谈强调止损的重要性,但不知应怎样解释,才能真正地深刻表达这两个字所代表的真正内涵。这是生存的法则,必须像红绿灯一样令行禁止,绝不能有心存侥幸的想法。如果你不能做到,那么请你离开这个行业,因为这里没有你生存的机会。

    投资的机会就像出租车,错过了一辆很快就会有下一辆,永远不要担心机会稍纵即逝。急躁可以转为安详,痛苦可以转为快乐,伤心也可以变成喜悦,但我们的资本和信用一旦失去,就很难再弥补。

    当我们在进场前做好了这两种准备之后,我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取得丰厚的利润。但是我可以保证,我们不会因为任何一笔投资遭受灭顶之灾,因为有安全带与气囊的保护。一套理论是否成熟就是在于它是否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而时间的考验说穿了就是能否经受失败的验正。所以当我们做好了这一准备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预算了。
第四章 操作的策略 2、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
    当我们真正学会保障资本的安全之后,就为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需要掌握的就是长期而稳定的持续获利能力。不要将这两点孤立来看,只有保障本金安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拥有稳定长期的盈利能力,否则一切仅仅是空谈而已。

    大多数投资人在证券市场上追逐短线机会,像蜜蜂采花一样频繁进出,可是却陷入亏损不能自拔,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反复思考之后可以发现,当我们投入10万元后每次获利在10%而亏损也是在10%时即卖出,经过各五次的盈利和亏损之后,仅仅还剩下8.41万元。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做短线交易,即使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率结果仍然亏损。即使提高成功率到60%也仅仅平手而已,除非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成功率提高到70%以上,才能稍有所盈利。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长期达到70%以上的成功率是不现实的。所以短线的获利往往靠不住,常常获利无望,亏损却有份。因此投资人如果想要拥有持续稳定的获利能力,必须衡量以下几点。

    (1)实质成功率。

    真正有把握的投资机会并不是每一天都会出现,有时甚至一年也没有几次,我们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尽量小心谨慎,很有把握的时候才进场。换言之,你要可以保证,最少30%以上的实质成功率才能够进场,成功机率不高时务必以观望为主。

    (2)风险/盈利比率。

    正确选择风险和盈利的报酬比例,取决于我们投资的实际成功率。举一个例子,我在过去的操作过程中,最终成功率大致是35%,那么就是说每三次投资有一次能够成功。如果要想要取得长久的盈利就必须有两种选择,1:提高成功率。2:仅投资上涨幅度较高的股票。要想继续提高成功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无法使自己达到每三次的投资就有两次或一半的成功。所以就必须要想方设法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股票。

    因为通常我们在投资亏损4%-5%处设止损位,风险高于这一亏损比例一般不进场。因此可以说,每一次成功操作的基石,基本就是要建立在大约8%的亏损基础上,(因为我们把只要没有达到预期的最低涨幅都称为不成功,有的时候即使错了也不会造成损失,所以实质损失往往小于10%。)所以想要拥有长期盈利能力,正确时必须最少要有20%以上的获利空间时才可以考虑进场,小于这一收益率决不考虑进场,因为进场意味着交易的最终亏损。因此我每一次在最少1:4的风险和盈利比率的情况下进行交易。

    对自己的判断力正确评估,是灵活运用风险/盈利比率的保证。必须正确判断,不能自视过高或过低。因为如果你有把握认定自己的成功率可以达到很高的话,比如说实际成功率在50%以上时,你就可以调整你买进股票的风险/盈利比率在1:3左右,这样你交易的机会就明显增加,每年的收益率也会有所提高。但是,我奉劝你应该认真评估你实质的成功率,以历史的经验来看,任何人如果预期自己的成功率可以长期达到50%以上,结果通常是令人失望的。

    我们投资的前提,就是必须认真考虑以上两个前提,当一只股票完全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时,我们毫不考虑,不论这只股票从表面上看有多么美好的前景。当一只股票符合以上两个条件时,我们就做好准备,以便在最佳时机适当重仓杀进。仓位的深度以客观的分析为依据。

    有的时候,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说出现了仅仅符合以上条件中的一种,比如说我们有很大的把握看好一只股票有能力上涨,这一把握大于前面所说的30%以上的成功率,可达到50%以上甚至更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买进点位较高,一旦出现失误,止损点位到买进点位往往有8%的差距,加上手续费可以达10%,远远高于我们可以承受的损失,风险/盈利比率较低仅是1:3。

    这种情况经常出现,有时是成功率极高,但风险/盈利不成合适比率。有时是风险/盈利比率极为合适,一旦出现失误在很小的范围里就可以确认并止损,但是成功率不是很高。总之是有所缺陷。这些机会出现之后不是绝对不能投资,但要注意两点,1:投入前提是一个角度来看极为合适,而另一角度来看又不是很成问题。2:不能投入较重的仓位,仅以轻仓少量介入适可而止。

    当我们可以严格按照以上的操作方法运作,就掌握了获取稳定收益的方法。但是这样仍然不够,因为我们要在稳定获利的基础上追求突破性的利润。
第四章 操作的策略 3、寻找突破性的利润
    当我们有了足够的股票分析知识,和能够执行以上设置的前提后,就可以拥有长期稳定的盈利能力了。这是否就意味着保守?或者放弃追求卓越成绩的机会?当然不是这样。我们不会失去任何真正的机会,只是更加小心谨慎而已,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对风险的控制。

    所有的运作都遵循以上的方法,但每年都会出现一两次绝佳的投资机会,所谓绝佳的投资机会是指不但成功的机率极高,比如实际成功率很有可能高于40%及50%,有时甚至达到60%、70%的实际成功率。而且投资点位与止损点之间的差距很小,一旦失误损失很小,一旦上涨盈利却很大,风险/盈利比率有可能达到1:7甚至于1:10。这样就产生出极佳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我们真正的投资机会就来临了,这时我们要抓住时机扩大战果,赢得突破性的利润。

    当指数长期在大众一致看空的气氛中加速下跌,突然有一日,一只长期盘整的股票股价突然脱离大盘,伴随着极强的相对强度和巨大的成交量,突破颈线上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在极度悲观的气氛中,开始反抽至颈线位附近,并止跌起稳,这就形成了一个最佳的买点。

    为什么说是最佳的买进点,原因有两个:1:通过前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得知在极度悲观的市场氛围下,伴随着极强的相对强度并以巨大的成交量配合突破的股票,随后继续上涨的可能性极高。2:因为股价回抽后就是在颈线上下波动,即使股价向下跌破颈线进行止损,损失也可以控制在大致4%左右。既然上涨的成功率很高,而且即使出错损失也很少,风险/盈利比率又十分适宜,自然就是难得的买进时机。因此我们就可以在此大作文章。首先在颈线附近可以买到的低价位处,买进重仓60%到80%之间。然后观察股票的波动。此时股价即使向下跌破止损点,我们立即止损损失也很小,只有总金额的4%以内。此时如果股价一旦开始上涨,并冲破前一波行情冲高回落形成的高点时,就为我们提供了又一次进场的时机。

    因为股价又一次向上突破了一个阻力区,因而这一价位常常会形成支撑,我们就要将止损位移动到新突破的价位处,随后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不论以后的行情如何发展,首先一点我们过去所投入的资金已经出现了利润,即使股价再次下行跌破我们所设的新止损点,也不会造成我们的亏损,我们依然还具有微利。如果股价如我们所料,持续上涨,我们就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了。

    实质上在当前中国股市,并不可能真正地获得突破性的利润,这是因为中国股票市场尚不存在融资,相信不久所有的衍生工具和融资行为都会在市场上出现,这时才可以真正地寻找突破性的利润。方法如下,投资的点位仍然是同上面所说的两个买进时机,但是力度不同,我们可以在股价回抽至颈线最低点处时投入全部自有资金,即使此时股价向下跌破止损点,也仅有4%-5%的亏损。此时如果股价一旦开始上涨,并冲破前一波行情形成的高点时,就为我们提供了又一次进场的时机。如果可能,在此融资投入原有资金的一倍,以求一博。此时最终无非也会有两个结果,一个就是股票出乎我们的预料下跌,跌至新设立的止损位处引发我们的止损,抵消我们第一次投资的一点点盈利,最终一无所获。或者就是与我们预料的完全相同,股价大幅上涨。因为我们的投入是本金的1倍,每当股价上涨50%,我们的收益就增加了一倍,最终收益极为丰厚。

    从这一投资的开始到最后,即使任何时候出现错误,我们的损失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一旦成功,就可以创造卓越的利润。这些利润加之我们平时稳健的操作,很容易使我们有超越大众的业绩出类拔萃。我们不争一时的输赢,但是一旦机会来临就可以稳稳地将它抓住。

    寻找突破性的利润被很多人认为就是承担极大的风险。事实绝非如此,我们的确较平时更积极的投入,但是真正的投入,是在第一笔投入资金获利之后,本金有了绝对的保证,才有再次的投入。在第一次先期投入没有获利之前,是不可能再次投入的,所以即使出现任何意外,风险也是极小的。

    在我的投资哲学中,永远不会有孤注一掷的念头,任何孤注一掷的想法都将造成资金的巨大亏损直至破产。但是也绝不能错过任何极佳的机会。好机会极少出现,所以一旦出现就绝不能错过,我们要有获取巨大利润的信心和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巨大的财富。

    任何优秀的投资者,都绝不可能在一年里获得全部盈利,总有几笔投资是在亏损或者不挣钱,成败的关键不是我们取得多少次的成功还是失败,而是在于我们成功时能够得到多少,而失败时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如果你要保持最好的业绩,就一定要抓住最佳的机会赚取丰厚的利润,而在失误的时候最低限度的减少损失,这就是成功出于众人的奥秘。承担风险是无可指责的,究竟是孤注一掷,还是的最大限度承担风险,就是看一旦失误造成的亏损是否是我们可以承受的。

    最伟大的投资家经常表面上看十分大胆自负,但实际上他们是最谨小慎微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必须保证自己参与投资的资格然后找寻求利润的增长。任何时候任何投资,即使再小也要谨慎小心,带着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慎重地对待每一次投资,会使你终身受益。
第四章 操作的策略 二、中庸之道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总是希望找到一种最佳的操作方法,既可以避免风险,又可以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这种愿望被多数投资人视为梦寐以求的目标。事实上完美无缺的投资方法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海市蜃楼而已。因此想要取得最佳的成绩,必须走中庸之道。

    “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所谓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走中间之路的意思。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业绩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一时得失,就要尽量地去走中庸之道,而不要过于偏激或保守,因为不论激进或保守,从长远的角度上看都不是最佳的方法。

    就像我们出门选择交通工具,大多数人出门会选择骑自行车、坐班车、或者乘出租车。这三种方法中,骑自行车是最省钱,同时也是最辛苦,冬冷夏热。坐班车要比骑自行车舒适,但是要有一定的支出,还要花一点时间等班车。最后的方法就是乘出租车,这是最节省时间,也是最舒适,但花费是最大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省钱的方法就是最辛苦的方法,最舒适的方法就是花销最大的方法,而中间的方法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缺点,从舒适程度上来看,它要比打的要差,但要比骑车子舒适。因此综合其优劣,最终我们会选择以班车为我们的首选交通工具,这就是中庸之道。

    不同投资方法也通常大致可分为三种,1:最保守的投资方法,它相对应的是最低的风险加上极低的收益。2:最激进的投资方法,相对应的是最高的风险,同时伴随着最大化的获利。3:稳健的投资方法,就是说既不承担过多的风险,也不过于保守,目的就是在保守的基础上适量承担风险,增加获利能力。

    我们在市场活跃时,常常可以听说某人在一段时间,用少量的资金获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人很快就被传媒赋予了新的形象,投资人无不以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质上,他们一部分是被大机构和传媒虚构的,目的就是引发人们的暴利效应,诱使大量资金入市。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依靠完全孤注一掷的投入加极佳的运气。道理非常简单,在市场上有几千万人参与投资,在形势一片大好时,总会出现一些运气极佳的投资者屡战屡胜,加上他甘冒一些风险巨大的投资机会重仓投入,所以很容易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利异常丰厚。表面上看,这是十分辉煌的业绩,其实是异常危险的,因为他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孤注一掷的基础上。根本无法承担任何稍大的价格波动,所以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这就是为什么在每一波大行情来临时,就会出来一批这样的人。而一旦行情开始反转,他们就迅速消声匿迹的原因。历史证明,过于激进的投资人几经沉沦之后,有的痛定思痛改正态度,有的屡遭失败的命运最后在市场上消失。他们往往是最没有好下场的。

    凡事有利就有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尽管激进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但保守同样也是不足取的。保守的操作往往意味着很多时候,宁肯失去到手的机会,也不愿承担一点较高的风险。有时为了保障到手的利润而过早卖出,有的时候甚至回避一些风险稍大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形有时就像为了省五毛钱的车票,走六站路一样。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在极为恶劣的市场中,它却能够独善其身。他们是过分谨慎的一族。

    我们需要的既不是最谨慎而保守的方法,也不是过于激进的做法。我们需要的是在稳重的基础上,获得持久的盈利能力,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再追寻最大化的利润。

    我们应该做的是,一方面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一方面追求最稳健的策略,既不保守又不过于激进。大多数投资人在活络的市场中,运用激进的操作大获其利时,我们要忍得住寂寞。在市场极为恶劣的时候,其他投资人过于保守的操作时,我们要敢于大手笔的操作。换句话说就是大势向好时,不要急于追求最大的报酬。在大势极为不利时,也不能过于保守。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最成功的操作者。既有忧患意识又是乐观主义者,这才是真正具有智慧的极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