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论
作者: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
波浪理论的相反观点
波浪理论是道氏的继承人吗?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一门精致的伪科学 反波浪论--系统批判波浪理论的檄文  
波浪理论的相反观点 波浪理论是道氏的继承人吗?
    波浪理论自称道氏理论的继承人,实际如何呢?

    道氏理论把趋势分为三种:基本趋势为几个月到数年,一个基本趋势包含几个次级趋势,次级趋势为二、三个星期到数月,短期趋势为几小时到两个星期。这里提示我们以下几点:

    股价轨迹以动态的时间标准划分为不同的趋势级别,下一级别趋势的数量是一个可变的数值而不是惟一的数值。由此可以看出,波浪理论自认是道氏理论的继承者,可是却违背了道氏理论关于趋势划分的根本原则:

    1、波浪理论关于波浪级别的划分没有任何客观标准,违背了道氏理论以时间因素做为划分标准的原则。

    依据道氏理论关于趋势的时间划分原则,任何分析者都可以在实际股价走势中找到明显的三种趋势,而且多数分析会趋于一致,充分表现出道氏理论的客观性。而波浪理论为什么要划分九级波浪而不是八级或十级等等?九级波浪中的每一级如何划分?同一级波浪之中浪与浪之间使用什么充分必要的划分标准?对此波浪理论没有任何最起码的解释。在波浪理论中没有找到划分九级波浪的任何客观标准。

    既然九级波浪的划分提不出有说服力的客观标准,只能得到如下结论:九级波浪之说只是艾略特的一家之言,纯属主观臆断。

    道氏理论在这里的根本原则是:要划分趋势必须有客观标准,使任何利用某划分方法的分析者有一套共同遵守的客观准则做为统一的基础。波浪理论恰恰是在这一根本原则上违背了道氏理论,违背了分析理论的客观性原则,那几种粗略的数浪规则并不构成划分波浪的充分必要条件。没有一个统一的原则做为共同基础,为随意划分波浪提供了条件。这就难怪波浪分析者之间永远统一不了意见,一人一种浪了。

    2、九级波浪的整体结构是主观而不能证明的。

    道氏理论告诉我们:上一个级别的趋势可以包含几个下一级别趋势。道氏理论没有精确地说包含两个、三个、五个还是七个下一级别的趋势,这种模糊的说法正好符和了市场的实际变化情况。但是波浪理论在这一点上又一次与道氏理论分道扬镳了。

    波浪理论从“特大超级循环浪”到“次微级浪”共有九级波浪,每一个波浪都可分为不是五浪即是三浪的下一级波浪,如此下去,2浪分8浪,8浪分34浪,34浪分144浪……,这种填空似的机械模式貌似整齐严密,其实因为这一切都建立在没有对波浪的确切定义,没有波浪级别划分标准等等基础之上,从而不能科学地证明其整体结构的真实性,九级浪变成了主观空想的产物。

    因为波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结果波浪分析千奇百怪,答案无数。如此“严密精确”的机械模式却导致极不精确的结果,从另一方面证明波浪理论的失败。

    艾略特给出了一个方程式,每一个去使用它的人都能得出不同的答案,那么这个只能得到不精确结论的方程式中的一些精确的限定又有什么作用?波浪的九级精确划分不但是主观的,没有基础定义的,不能证明的,而且是违背道氏理论的。只能使人陷入猜谜般的数字游戏中去。

    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会有无数答案,波浪级别的划分没有对波浪的定义和级别划分标准两个基础依据,结果造成了波浪理论内部精确限定与不精确答案的矛盾和一人几种浪的混乱.

    事实上,市场并非按照人们划分的标准级别去运行,即先有市场,后有级别。级别划分只是辅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市场的方法而并非是市场的必要组成成分。人们要客观地分析市场,只能依据市场实际情况,按市场实际的股价分布特征或时间分布特征做为划分标准,其中最接近市场分布整体情况的划分标准将是最正确的划分。

    从理论上讲,波浪级别可以无限划分,而真正符合市场实际情况并符合可操作性要求的划分才是有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划分,从市场实际情况看,道氏理论中关于三种趋势的划分仍然是最佳的划分方法之一,关键在于道氏的划分正好符合人们对于市场长中短期趋势的实际观察结果,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果把波浪级别分得过多必然造成细碎难于区分的混乱。由此也可以比较出波浪理论的九级浪划分过于主观,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

    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九级浪就没有任何依据,根本无法产生。这时划出的任何九级浪都只能是主观臆断的产物。
波浪理论的相反观点 艾略特波浪理论是一门精致的伪科学
    作者:莫言钧

    首先需要强调,作为波浪理论的始作俑者,艾略特揣摩股市的分析理论是在加利福尼亚老家漫长的养病期间。1938年,艾略特在第1部著作《波浪理论》中开宗明义地宣言:“市场依据本身规律运行;假如没有规律,市场便会无所适从,市场亦会消失于无形。”根据观察,美国证券市场依据一定的波浪形态周而复始地有规律地露面,明显受到所谓“大自然的规律”控制。于是,艾略特于1946年完成第2部著作,露骨地将波浪理论提升而命名为《大自然的规律──宇宙的秘密》。1978年,柏彻特和弗罗斯特合著《艾略特理论》,遂成为学习波浪理论的经典著作。

    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3个重要方面──形态、比例和时间,其重要性依上述次序等而下之,理想的情形是波浪形态、比例分析、时间目标3个方面不谋而合:证券市场遵循着一种周而复始的节律,先是1、2、3、4、5五浪上涨,随之有a、b、c三浪下跌;1、2、3、5、8、13、21、34、55……菲波拿奇数列是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艾略特把趋势的规模划分成9个层次,上达覆盖200年的超长周期,下至仅仅延续数小时的微小尺度,但是基本的八浪周期总是不变,而在日线图上,波浪理论家从重要的转折点出发向后推算,预测未来的顶部或者底部应该出现在一系列菲波拿奇日上。

    这里,我想给波浪理论家出3个“难题”:第一,证券市场先是五浪上涨,随之三浪下跌周而复始运动的最初起点是否就是证券市场的成立之日,因为好像所谓修正浪,顾名思义就是对特定趋势的修正,而且必须主要趋势在前次要趋势在后;第二,波浪理论方程系的解是否具有唯一性,因为波浪理论家批判其它波浪理论家的最常用伎俩,就是假设其它理论家及其证券分析正确而有效,则会违背波浪理论的一系列的游戏规则云云;第三,江恩理论的基本证券分析哲学是市场的时间和价位存在着数学的关系,时间等于价位,价位等于时间,价位和时间可以互相转化,它是否和波浪理论关于形态、比例和时间之间重要性依次序等而下之的分析相矛盾。总之,特别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家而言,除非能够自圆其说地解答出3个“难题”;否则,我也打算一言不发。

    按照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爵士的逻辑,波浪理论家坚信的是一种简单类比推理:既然自然科学家的目的是发现大自然的规律,通过预见大自然的进程来控制和改造大自然,那么,也应该存在一种社会科学,它的目的是发现社会现象的规律,并按照社会规律来改造社会;至于证券市场,也会“依据本身规律运行”。质言之,波浪理论是证券分析家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简单炮制。其次,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表示,和其它社会科学家一样,艾略特波浪理论家费尽苦心希望维护“方法的统一”,但成果却十分有限,努力的结果仅仅沦落为自然科学的拙劣复制品。

    所以,艾略特露骨地将波浪理论提升而命名为“大自然的规律──宇宙的秘密”,实在是一种错误的比喻。最后,在一般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科学中,观众就是观众,演员就是演员,预测物体可能会下落本身不可能成为物体下落的重要原因,而在一般的证券市场上,预测股价可能会下落本身就是成为股价下落的重要因素,观众也是演员,演员也是导演。对此,索罗斯也指出,就拿一位依据艾略特波浪理论从事预测的技术分析家柏彻特来说,尽管已经成为当代的预言家,但是,其预测能够撼动行情──事实上,1928年形态与1987年1月23日的形态之间,所以有差异,柏彻特自身由于能够对其主题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必须担起大部分的责任。

    之所以认为波浪理论是一门精致的伪科学,主要是因为:

    (1)波浪理论方程系的解完全可以具有多元性,因为市场趋势的规模可以划分成多种层次、波浪形态具有多变性、可以滥用“X浪”的辅助性假设方法、“既可以把波浪组合成更长的波浪,也可以把波浪细分成更短的波浪”。之所以说波浪理论是一门伪科学,一个直接原因就是波浪理论方程式解的多元性决定了它在任何情况下都永远正确:波浪理论并没有任何错──问题是波浪理论家。换言之,在证券市场趋势的任何形态、比例和时间上,同时提出上涨、平盘和下跌的不同预测,居然都可以奇妙地符合波浪理论家的所有游戏规则,因此,波浪理论是永远不可证伪的假科学。

    事实和理论表明,波浪理论是一种最富弹性的测市工具,因为一般的投资者可能都有一种共同的经验教训:每天翻开证券报,都可以发现波浪理论家中既有唱多的,也有唱平的,还有唱空的,而即使对于截然相反的结论波浪理论家居然也都宣称自己的分析正确而有效。所以,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的经典讽刺也就油然而生:知道波浪理论之后,用与不用均属愚蠢。之所以如此,更重要的原因我想可能在于波浪理论本身的“愚蠢”。

    对此,美国分析家约翰·墨菲教授也在《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中坦白: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人都觉得艾略特波浪理论过于玄奥,难以把握。再拿波浪理论的当代掌门人来说,柏彻特在1994年一度宣称上证指数只有有效击穿300点之后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大牛市,实际上7月29日的最低点仅为325.89点,估计波浪理论当代掌门人的错误分析也会符合波浪理论的游戏规则吧!按照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逻辑,艾略特波浪理论家最要害的症结在于:撇开可能的“硬核”不说,波浪理论家在“保护带”上可以大做手脚,其中包括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消极性质的“辅助性假设”,把证券市场的“反常情况”对付得完全符合硬核理论。由此可见,波浪理论是全世界证券分析领域最成功的卜筮术之一,也是最大的骗局之一,而波浪理论祖师爷艾略特简直就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沦落成为全世界证券分析领域最成功的阴谋家之一。

    (2)从“应用理论的初始条件”看,波浪理论家提出的初始条件也不科学:波浪理论原本应用于股市平均价,在个股市场并不同样有效;波浪理论在具有广泛信仰者的市场上最有效。另一方面,置身证券市场,假设波浪理论分析家能够事先指出市场的趋势,并且假设波浪理论分析家能够劝说投资者按照自己的科学指令买卖,从而具有广泛信仰者,那么,波浪理论分析家的所厘定的投资策略好像就根本无法实现,无法存在。因为,在对于波浪理论家具有广泛信仰者的证券市场上,没有投资者会在信仰的假设下做出提前或者滞后的举动,甚至居然做出与自己的信仰相反的举动。显而易见,“波浪理论在具有广泛信仰者的市场上最有效”的投资策略简直根本无法实现,无法存在,在逻辑学上应该属于一种悖论。

    (3)具有浓郁神秘主义色彩的波浪理论可操作性差,也不仅仅因为波浪理论原本应用于股市平均价,在个股市场并不同样有效。香港波浪理论家许沂光亦指出,假设只列出一种数浪的可能性,则包含的意义只有一个:尚未把握波浪理论的真粹,或者根本不懂波浪理论。所以,相信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所崇奉的至高无上尊神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老子李耳的信条也是艾略特波浪理论家的最大隐私:“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美国艾略特波浪理论家霍雷斯“真人”亦在1989年所发表的波浪理论报告中赫然供认,艾略特波浪理论其实源于老子的《道德经》!

    1998年,我曾经在《金融炼金术──证券分析的逻辑》中主张“波浪理论是一门精致的伪科学”。“时至1999年10月25日,中国股市自从1999年6月30日已经在3.8个月之中下跌了20.8%,在特征上属于一种最典型的中趋势下跌。”另一方面,相信广大投资者此间已经深受臭名昭著的艾略特波浪理论及其追随者的毒害。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做“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为此,好像有必要对于“波浪理论是一门精致的伪科学”,进一步做出实证分析;当然,这里对于中国股市上形形色色的波浪理论应用者及其荒谬论调只能做出最简单的分析,因为笔者实在已经懒得理会它们。

    具体地,置身中国股市自从1999年6月30日以来的中趋势下跌,形形色色的波浪理论具体应用者争论得简直不可开交,而且它们好像都为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正宗嫡传。其中,第1种观点,以美国波浪理论分析家柏彻特为例,认为“沪深股市自从1999年6月30日以来的下跌属于始自1999年5月份低点的恢复性推动浪升市中的第4浪调整,还需要出现第5浪的上升才能最终完成第一轮的上升浪”。第2种观点,认为中国股市自从1999年5月19日以来的上涨行情属于第1浪。第3种观点,认为“首选:1047点起运行Ⅲ浪③的第(3)浪之升浪。目标1:如(3)=(1)沪指将致2045点;目标2:2426点;目标3:2662点;目标4:3278点;(次选:94点到528点为Ⅲ浪1,528点之后运行一个相当大级次的2调整浪。仅供参考)。市场短期波动不会影响我们对长期趋势的判断,除非,我们立论的基础发生变化。因此,如果上述假设成立,我们坚持长期趋势沪市首要的目标是达致最小量度升幅2045点。”对此,有必要做出最简单的分析。

    第1个问题,和笔者给波浪理论家出的“第一个难题”高度相关:证券市场先是五浪上涨,随之三浪下跌周而复始运动的最初起点是否就是证券市场的成立之日,因为好像所谓修正浪,顾名思义就是对特定趋势的修正,而且必须主要趋势在前次要趋势在后。换言之,应用波浪理论分析中国股市趋势的“第1种观点”、“第2种观点”、“第3种观点”共计3种主流观点,它们的最初起点是否就是中国股市的成立之日?

    第2个问题,“第3种观点”中有1个首选,有1个次选,并且必须假设“立论的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它正确而有效的概率最多只能为1/2=50%或者1/3=33%。至于1047点起运行Ⅲ浪③的第(3)浪升浪之目标1、目标2、目标3、目标4,即使它们之中有1个和未来的具体趋势符合,则它们正确而有效的概率最多只能为1/4=25%。当然,包括第1种观点和第2种观点在内,经典的波浪理论家的分析思路更为“首选〈窝备选”的体系,因此,有理由相信,所谓波浪理论,就是“一门建立在小概率基础之上的理论”。

    第3个问题,众所周知,置身中国股市自从1999年6月30日以来的中线趋势下跌,形形色色的波浪理论具体应用者争论得简直不可开交。对此,必须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们是否都为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正宗嫡传?如果都是,那么它们“在具有广泛信仰者的市场上最有效”?

    第4个问题,具体而言,第1种观点、第2种观点和第3种观点显而易见应该具有相对独立性,存在质的区别。因此,即使它们之中有1种观点幸运地和中国股市未来的具体趋势相符合,相信波浪理论门派的主流观点针对中国股市而言正确而有效的概率最多也只有1/3=33%。

    第5个问题,在大趋势、中趋势、小趋势3种类型的趋势中,只有中趋势对于以一个年度为最重要量度标准的证券趋势分析、投资策略、资金配置最为重要、最为直接、最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我主张将把握中趋势作为证券分析、投资策略和资金配置的基石。换言之,在熊市中,证券分析家要致力于帮助广大投资者回避一个中趋势底部比上一个中趋势底部低的中趋势下跌风险而抓住中趋势的上涨收益;在牛市中,则要致力于帮助广大投资者回避一个中趋势底部比上一个中趋势底部高的中趋势下跌风险而抓住中趋势的上涨收益。

    简言之,证券分析家要致力于帮助广大投资者回避中趋势下跌风险而抓住中趋势的上涨收益。具体地说,置身1999年的中国股市,理想的证券分析家不仅应该要致力于帮助广大投资者抓住1999年5月19日?月30日中趋势的上涨收益,而且要致力于帮助广大投资者回避1999年6月30日以来至少连续3.8个月中趋势的下跌风险。反过来说,尽管市场的中线波动不会影响未来实际的长期趋势,但是长期趋势必须、必定、必然会透过一系列的中线波动表现出来;

    此外,主观意义上的“立论的基础”发生变化,相对客观意义上的具体趋势而言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大惊小怪;何况,长期而言,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可能都会去见马克思或者凯恩斯!最后,举例来说,在过去100年间,美国股市平均市盈率为14倍,到1999年已经达到35倍,道·琼斯指数此间上涨幅度超过100倍之多,但是认为可以从长期趋势的角度上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股票就可获得超过100倍之多的建议却错误、荒谬更没有可操作性,因为就连美国道·琼斯指数的30家成份股上市公司,在100年之后它们居然也仅仅只剩下了1家!

    当然,还有必要再次根据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逻辑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做出一针见血的最后攻击,因为科学和伪科学的界限在于科学具有可误性,而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伪科学却永远绝对无误,所以,艾略特波浪理论属于一门披着“证券分析科学”品牌外衣的精致的伪科学。在证券市场上,要求证券分析的绝对无误不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投资者的态度,而是一种宗教信仰者的态度。波浪理论伪科学以永远无误性为神圣理想,并且以自身独特的方式狡猾地达到了这一目标。但是,绝对无误并非什么优点;相反,它恰恰暴露了波浪理论伪科学的致命弱点。

    波浪理论伪科学之所以绝对正确,并不是因为它表达了什么确实可靠的证券分析真理,而是因为经验事实无法反驳它。在证券市场上,波浪理论伪科学能够分析一切趋势;在市场趋势的任何形态、比例和时间上,同时提出上涨、平盘和下跌的不同预测,都可以“科学”地符合波浪理论家的所有游戏规则,因此,任何经验事实都能证明波浪理论伪科学绝对正确;波浪理论适用于任何市场趋势和任何情况,也正因为如此,它在任何时候和任何趋势都不适用:这就是艾略特波浪理论之所以成为伪科学的根本原因所在。
波浪理论的相反观点 反波浪论--系统批判波浪理论的檄文
    马波

    (一)精确的市场不存在

    股市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分析理论,真理愈辩愈明。对所谓权威理论也不应盲从。

    众所周知,波浪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基于八浪循环模式。理论中结论的正确性取决于全部论据中误差最大因素的正确性,提出如此精确的八浪循环数字,必然应该有对每一浪的精确的数字化定义做为基础,不管是对趋势、时间或波幅,至少应对其中一种因素做出明确定义,做为这种精确数字化的标准和基础,例如定义涨跌幅度范围或时间区间等等作为波浪标准。

    事实上波浪理论没有提出任何对波浪的定义。我们所看到的只有一些特征性的描述。例如"第一浪时人气不佳","第三浪经常是最长的"等等,这些特征并不构成定义某一浪的充分必要条件,依据这些特征性的描述并不能帮助人们划定任何唯一的一浪,每一浪都不能确定,那八浪的精确数字结论从何而来?八浪之说没有波浪定义做为基础则不能成立,八浪循环不成立则波浪理论就失去了根本基础。换句话说,不给数浪规定一个客观原则,数浪就成了一种主观猜想,由此得出的精确数字结论在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不能成立。主观的方法是得不出客观结论的。

    没有对波浪的任何定义则没有八浪循环的结论,这是波浪理论"一人一种浪"的根本原因,是波浪理论内部一切自相矛盾之处的根源,是波浪理论无法自圆其说的要害所在。

    正确的理论应该是符合逻辑的。波浪理论要证明它的8浪、34浪和144浪等循环模式的正确性,就应该证明在全部市场趋势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准确无误地重复着这些数量的循环并且没有其他可能的数量,排除了全部其他可能性才能证明波浪理论精确数字化结论的正确性。而要证明波浪理论精确数字化结论的错误却只需要一个反例就足够了。事实上我们在市场中可以随时找出众多的反例,同时却没有看到波浪理论任何有说服力的排它性逻辑证明。很多分析理论不用进行排它性证明,因为它们承认只是一种概率分布,承认有例外存在,但波浪理论的八浪模式却是一种精确的、固定的和排它性的数字表述。

    因为没有对波浪的定义标准,于是8浪循环,34浪循环,144浪循环等等大中小级别的精确数字都成为没有根据的主观猜测而不是科学推理的结论。波浪理论无法证明某个市场某段趋势是144浪而不是142浪或146浪。是34浪而不是32浪或36浪等等。换句话说:八浪循环的精确不能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获多数人认可的144浪或34浪或8浪循环的精确结论。

    波浪理论提出了一个八浪循环的精确模式,但同时又号称是"最富于弹性"的理论。为了弥补八浪循环的精确数字化在实际应用中的不精确结论的漏洞,波浪理论提出了一种妥协方案:允许多种数浪方式并存。这恐怕就是"波浪理论是最富于弹性的理论"的最大表现了。如此一来,尽管可以在实际市场上找到一万条理由证明不是8浪而是6浪,不是34浪而是36浪,不是144浪而是142浪等等其他数值,但是只要有"允许多种数浪方式并存"这一句话,波浪理论的各种数浪法就成了"永远驳不倒"的理论。

    尽管"允许多种数浪方式并存"在波浪理论中仅指必须按波浪理论的波浪数量计数,其他数量的波浪数法都被说成是错误的,但是它却无法证明为什么算成8浪就正确、数成10浪就不正确?这里隐含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没有对波浪的定义的市场中,可以主观地划定波浪,只要符合8,34,144……等数量和某些粗略的特征即可。这颇有"怎么数都可以,凑出8浪,34浪,144浪就行"的嫌疑。这时反驳者提出其他数量的波浪也无济于事,因为在"弹性的"波浪数法中,有些浪可以计算,有些浪可以不算,没有充分的定义约束,凑出任何主观想象的精确数字易如反掌。

    现在我们假设八浪循环是正确的,并且机械重复一浪不差,每个市场都按照标准的五浪上升,三浪下降循环往复。那会出现何种局面?上涨时市场中人都在一,二,三,四的数着,数到第五浪时不需任何人提醒一齐出货夺路而逃。谁逃在后面谁被套,就会纷纷打提前量出货,还有谁会在第五浪去买进?没人买进那第五浪还会存在吗?下跌时也一样,众人a、b浪的数着,数到c浪一起买进,就会纷纷打提前量进场以防踏空,还有谁在c浪卖出?没人卖出那c浪还会存在吗?

    假如市场是精确的,就会有人去打破这种精确的局面从而产生不精确的变化结果,所以精确的市场是不存在的,也就没有所谓八浪的标准上升和下降。波浪理论各级别浪数的精确标准在实践中只能得出不精确的结论。关于波浪的弹性数法和多种并存数法于是变成了各执一辞的诡辩而不是科学。波浪理论最大的错误表现在于其精确的数字化。事实上所有对市场的分析预测理论中的数字都应指某个区间、范围和概率较大的可能性,精确的市场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