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松下论处世 一 经营者的人格魅力

为了方便阅读《松下幸之助为人之道》,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松下认为,拥有梦想,就拥有动力。有着悠久历史的人类,正是在梦想中成长起来的。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也应该让自己的员工拥有梦想;不让员工拥有梦想,就没有资格当老板。

    激励人们前进和进步的,是梦想和希望。人类正是存有各种各样的梦想,才发展到了今

    天的地步。人们梦想日行千里才有了汽车、火车;人们梦想像鸟一样飞上天空,才有了飞

    机;人们梦想到月亮上看看,才有了宇宙飞船……可以说,没有梦想,人类必定还处在一片

    黑暗之中。

    人类的这种特性,也被充分地利用和发挥着。比如在学校里,老师们总是给新入校的学

    生以美好梦想,什么“未来的科学家”、“未来的工程师”种种。

    那么,是否应该让公司里的员工也拥有梦想呢?松下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不仅让员工拥

    有梦想,而且让他们拥有大梦想。

    松下给员工的梦想,就是公司的短、中、长期规划,就是公司未来的美景,就是员工的

    美好前途,甚至是富裕、文明的整个社会。

    早在1932年,松下在向企业员工演讲使命感的时候,曾经描绘了一个250年达成

    使命的期限。其内容是:把250年分成10个时间段,第一个时段的25年,再分成3

    期,第一期的10年是致力于建设的时代;第二期的10年继续建设,并努力活动,称“活

    动时代”;第三期的5年,一边继续活动,一边以这些建设的设施和活动的成果贡献于社

    会,称“贡献时代”。第一时间段以后的25年,是下一代继续努力的时代,同样要建设、

    活动、贡献。如此一代一代传下去,直到第十个时间段,也就是250年以后,世间将不再

    有贫穷,而是变成一片“繁荣富庶的乐土。”

    松下的这个规划,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在企业界未有先例,就是那些赫赫有名的

    政治改革家,也没有多少人有这样宏伟的规划。有这种规划和梦想的,除了空想理论家之

    外,就是松下幸之助。但松下的规划是梦想,而不是空想。时至今日,可以说他的梦想在一

    步一步实现着。而更为现实的是,松下的这种规划让每个员工都拥有了灿烂辉煌的梦想,从

    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企业的高速成长。其作用,更

    是不可估量的。

    世人尽知,松下幸之助并不是一个富有心机的老板,他为人真诚坦率、正直无私。他能

    让员工拥有梦想,并不是出于任何心机,他确确实实是想让员工生活得好一些,而这种良好

    愿望的回报,又是尽人皆知的了。

    如今的时代,早已不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如今的老板,当然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加

    班加点、克扣剥削,再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了。老板与员工,是同进同退的。为了员工,为了

    社会,也为了老板自己,应该让员工拥有梦想。松下说:“经营者的重大责任之一,就是让

    员工拥有梦想,并指出努力的目标。否则,就没有资格当老板。”

    松下指出,经营者和员工的目标是一致的。平时,员工或许要仰赖老板,困难时期,老

    板也要仰赖员工。如果能想到向员工借钱,并且是坐而思、起而行,任何难关都是可以突破

    的。

    经营者在变幻莫测的商战中,难免遭遇资金周转不灵的情况,或是陷入了不景气所致,

    或是谋求进一步发展所需。当此之时,多种筹款途径可供选择,但成功的机率却不一定有多

    少,尤其是在前一种情况下。那么,这时的经营者是否会想到向员工借钱呢?

    松下是融资和利用资金的高手,他有过资金极度困难的时候,而且不只一次,但都从容

    地应付了过去。虽然没有向员工借钱,但他坦诚地说,在严峻的时候,“银行也未必肯贷

    款,我想到的是,公司现在有员工1500名,他们手头有多少钱呢?或许有多有少,可能

    平均有10万元。向每个员工借10万,就可以凑上15000万元了。有了这些钱,就足

    够维持了。”松下不仅如此想过,也如此表露过,得到的回应是相当积极的,大家都乐于接

    受他的要求。只不过,松下每次都未及付诸实施,就度过了难关。

    松下认为,经营者应该有“和员工站在一起”的信念,一旦情况紧急,应该有勇气说

    “我自己尽量出资,也请大家出钱,共同分享利润。”有否这种信念,是成败的关键。

    向员工借钱,那是相当无可奈何的事情了,非到万不得已,不必用出这法子来,但“和

    员工站在一起”的信念却是不能没有的。既然存有这种信念,急难之时以员工为靠山,请他

    们帮忙就是极其顺理成章的了。

    念日。就在这次纪念集会上,松下对168名员工讲述了松下电器的使命。因此后来就

    把这称作“知命”(知道、了解自己的使命)。这次集会和松下的讲话,对以后松下电器的

    发展,尤其是精神指导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就是这次集会,使松下依靠员工的理念豁

    然贯通,明确起来。后来,松下在其《工作·生活·梦》中写道:

    “如此一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从前若对员工有什么要求,都会因为‘又要麻烦他

    们’而有所顾忌。可是基于这个使命,就能毫不客气地要求大家合作,指导的精神全然改

    观!”在松下的经营管理中,不轻易解雇员工,不因企业经营的困境裁员,虽说企业的负担

    暂时加重,松下认为却能由此培养出热爱企业、和企业一体的员工,这种收获是些小损失所

    不能比拟的。

    在企业经营领域,这样的做法一般被认为是自然和理所当然的:企业员工剩余即裁员,

    经营困难即裁员。并且,“减量经营”,即裁减多余人员,维持适当规模,被认为是正确的

    经营之道。而松下却不轻易解雇员工。

    在松下公司的历史上,有过一次大裁员,这次裁员把公司却是出于无奈。1950年,

    战败的日本政府指斥松下为财阀,限制其发展,无法发展的公司只好作出裁员的决定。后

    来,松下谈起此事,感慨无限,他说这是自己最悲恸的事情。在松下公司此前的历史上还没

    有一个人是因为公司事业不振而被解雇的。即使在战败初期的那些年,松下也没有因为经营

    的不景气而解雇过人。

    裁员的局面。那是1929年,美国的经济恐慌波及世界各地,日本也不例外。一时

    间,裁员、减薪、缩小经营规模,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当时的松下公司,刚刚在大阪福冈

    区设立了工厂不久,有了些规模气象。但在不景气的世界形势下,产品不断地制造出来了,

    却无法卖出去,仓库积压成堆。针对这种情况,干部们拟定了“生产减半,员工减半”的企

    划案,报请松下指示。当时的松下身体欠佳,却在病榻上毅然做出了决定:一个员工也不解

    雇。

    松下的决策,虽然加重了公司的负担,却换来了员工的感动。虽说生产减半,员工们只

    上半天班,却没有一个员工休息。大家全力以赴推销库存产品,不到两个月就把仓库里堆积

    如山的产品销售得一干二净,工厂也恢复了全天的运转,企业的难关度过了。经营者虽然不

    必是一个持轮回报应观念的人,但好的意愿和效果,总会导致一些好的做法。松下尊重人类

    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这里还要说“减量经营”的经营之道。初看起来,这和松下的不解雇政策是格格不入

    的,而实际上却可相辅相成。减量,不一定要等到冗员随处可见的时候,在雇用人员的时

    候,就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如果雇用时就处理好了,当然也就不存在问题。而松下的不解

    雇,从正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来看,也是无员可解的。

    世人难得有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识见,总是员工少的时候,就把他们捧上天;员工剩

    余的时候,就把他们扫地出门。松下认为,不加以严格训练骄纵要不得,随意解雇也要不

    得,“因一时的挫折就把员工解雇,这在经营的信念上无疑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如此,

    员工和世人对经营者和企业的信任心、经营能力都会产生疑问,甚至造成恐慌。在这种问题

    上栽了跟斗,要扭转形象,就颇为不易了。

    松下感到,员工时刻都盯着老板,不仅平时,紧要关头更是如此。面临不景气、危机,

    老板能够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员工们会表现得更为积极、勇敢。经营者应成为部属和员工

    的主心骨。

    虽说劳资关系可能是永恒的矛盾,但双方并非永远敌对。这种矛盾又一致的关系,使员

    工每时每刻都盯着老板。

    当然,员工不是永远用一种眼神盯着老板的。有时,他们可能是用怀疑、敌对的眼神盯

    着老板。这时候的双方,有着边界清晰的阵营,不可超越。有时,员工是用观察、挑剔的眼

    光盯着老板的,他们要以自己的观察来评判老板的品质、才能等等。有时,员工是用关切信

    赖的眼光盯着老板的,这往往是关系到企业命运的紧要关头。

    也许,员工在紧要关头射向老板的眼光最为殷切。此时,老板无形中被推到了舞台上的

    聚光灯下,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受到热情的关注。此时的老板,最是老板,他的一句

    话,可能鼓起大家的士气,扭转颓局,也可以使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当此之时,优秀的经营者首先应该一肩承担全部责任,即不怨天,也不忧人,有客观原

    因也不去找;同时要有登高振臂而呼的气概和必胜信念。虽然这些只不过是精神的力量,而

    这种精神力量可以鼓舞起全体员工的精神力量,进而化为物质力量,冲破不景气,创造新天

    地。

    松下就是这样的老板。当二十年代末的不景气影响到松下电器时,在周围纷纷裁员减薪

    浪潮中,松下既不裁员也不减薪,却毅然减产,这种负责的态度和宏伟的气概感染了员工,

    形成一支促销大军,不久就实现了销空库存、全员生产的局面。松下说,经营者应该像战场

    上的指挥官一样,临危不惧,信念坚定。“经营者必须有‘我一定要克服这个困难,而且一

    定能克服’的信念,否则很难克服困难。

    “具体来说,即便是因为不景气而无事可做,经营者也必须设法避免员工士气低落。此

    时一定要说‘如果没有工作,明天就停工一天,大家利用这一天来锻炼身体’,或者说‘即

    使停工也不能荒废手艺,大家还是认真练习一下’,用这些积极的话来鼓舞员工的士气,让

    大家满怀希望。如果在这种时候,经营者茫然不知所措或惊慌失措,而跟员工说‘糟了,真

    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那可真就糟了。”

    松下认为,工会一类劳工组织的存在是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劳资双方都是企业前进

    的车轮,要均衡、协力,车子才能平稳、快速前进。

    劳资双方的对立,是古已有之的。在资本主义初期,这种对立导致了保护劳工利益的劳

    工组织,即工会的产生。这样,劳资的对立也就表现为经营者和工会的对立。这种对立时至

    今日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而且恶性的事件此起彼伏。由此,许多经营者都把工会视作“令人

    头痛的组织”,衷心希望这种组织的消失。

    劳工组织当初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现在,它的存在也是必要的。

    可以说,有劳资关系,就必然有劳工组织相应存在。因此,问题的关键就不是希望这个“令

    人头痛的组织”消失,而是如何处理好双边关系。

    首先,松下以为,对劳工组织和双方关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工会与公司有对立的一

    面,但从根本上来说是统一的,那就是企业发展、利润增加,使得劳工生活乃至全体国民的

    生活都有所提高。具体来说,双方又是制约和促进的。只有公司发展了,才能给劳工提供较

    高的工资和丰富的福利待遇、优美的工作环境;也只有给劳工提供了充分的生活保障等等,

    才能调动员工的热情和干劲,促进企业发展。因此,无论哪一方面,首先应该采取合作协调

    的、而不是对立的态度。松下说:“公司和劳工组织的目标毕竟是一致的,只是重点的选择

    不同而已。即使不同的地方对立,也要尽量使一致的方面互相协调、合力,这样对双方才有

    利。因此,经营者不仅要认识到双方‘和谐相对关系’的意义,也要诚心诚意地向员工说

    明,以建立良好的劳资关系。”

    关于协调劳资关系,松下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一条秘诀,那就是力量均衡。他认

    为任何一方过强,都可能产生强烈的优越感,行动上蛮横、专制。这样也就会引起对方的不

    满和对立,进而采取消极行为,最终伤害到双方的利益。对于劳资的力量均衡,松下有过形

    象的比喻:

    “劳资双方就像车子的两轮一样,一边大而另一边小,车子就无法顺利向前行进,所以

    两边的轮子必须同样大小。当一方较强的时候,最好去帮助较弱的一方,使其成长。力量相

    当的劳资,彼此和谐地相对,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劳资关系,公司得到发展,从业人员的福利

    也获得改善。”

    松下提倡自由发言,鼓励毫不保留的建议,创造自由豁达的风气,以造就公司内部的人

    和,捕捉到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建议、设想,达到事业的成功。

    在资本积累时期,员工只是干活的机器,是雇主的奴隶。那时,员工只有干活的义务,

    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现代的民主空气,已经打破了这种局面,而松下则在公司倡导更为自

    由的风气。松下以为,自由发言是其经营的秘诀之一。松下幸之助自己是一个自主的、坦诚

    直率的人,因此他也希望自己的员工同样有自主性,同样坦诚、直率,从而在公司形成一种

    自由豁达的风气。在松下的倡导下,松下公司形成了自主自由的传统。

    松下电器的传统是包括许多方面的,首先是不唯命是从。当然,这是相对的,因为松下

    公司对自己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经营理念的要求,近乎苛刻。在这一点上,松下先生是丝毫也

    不让步的。但在此基础上,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判断力作出反应,而不是采取

    消极的、但求无过的态度。松下说:“员工不应该因为上级命令了,或希望大家如何做,就

    盲目附和,唯命是从。”他认为,下属或员工完全这样做了,就会使公司的经营失去弹性。

    其次,松下允许员工当面发表不平和不满。二战以前,有一位候补员工就向松下发表过

    不满。那时的松下电器员工分一、二、三等和候补四级。这位候补员工迟迟未获升迁,就直

    截了当地对松下说:“我已经在公司服务很久,自认为对公司有了足够的贡献,早已具备了

    做三等员工的资格。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接到升级令。是不是我的努力还不够?如果真是

    如此,我倒愿意多接受一些指导。但其实,恐怕是公司忘了我的升级了吧?”松下对此很重

    视,责成人事部门查处,原来还真是漏办了升级手续。接着,除了立即发布升级令外,松下

    明确表示,他很赞赏这种坦白的请求。松下鼓励大家把不满表达出来,而不是闷在心里,那

    样只能增加自己的内心痛苦,对公司也是不会有多少好处的。

    再次,松下要求部属和员工如实坦白地报告外界对于公司的不满。尽管这些事情听起来

    是会让经营者伤心的,但松下还是如此要求。据传,有一次一个员工被批发商狠狠骂了一

    顿,说松下的电器质量不过关,“不如去开烤白薯店,别再制造电器了”。员工如实地向松

    下报告了。接着,松下就亲自拜访了这位批发商,表示歉意。批发商因为一时的怒气而发了

    一通牢骚,不想引得社长亲自拜访,很不好意思。自此以后,松下公司与这家批发商的关系

    密切多了。

    最后,松下不限制员工越级提意见或建议。他认为那种逐级申诉的成规是不必遵行的,

    即使普通员工,也可以向他高高在上的社长反映问题,表述主张。由此,他提醒那些居于领

    导地位的干部,要有这种心理准备,并显示欢迎的姿态和支持的行动。

    无论何种自由举措,全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说到底也是为了员工和社会的福祉。松下

    说,公司既然是大家的经营体,就应该由大家来维护。只有毫不保留地建议,才能获得人

    和。而提案,充分的、来自不同方面的提案,正是事业成功的途径。

    松下认为,现代社会是个越来越多地要求民主而否定权威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一个客观

    上更需要权威的社会。经营者要充分利用权威的说服力,号召力,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消

    除疑惧,突破难关。

    在当今的社会,个人主义的旗帜高扬,权威早已受到挑战。那么,松下幸之助以权威为

    企业精神中枢的观点,是否还能站得住脚?

    答案是肯定的。在美国那样的高度民主的国家,专家权威的意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政

    府一项议案能否通过,权威专家的意见举足轻重;世界顶级公司的新设分公司如何运作,权

    威咨询机构的意见足以左右方向;总统的权威,甚至比皇权国家的君主还要有力量。这是为

    什么呢?这是因为权威人物是大家认可的、大家信任的。

    松下以为,在公司的内部,照样需要权威,而且应该教导员工尊重权威,服从权威。他

    说:“就企业的经营而言,领导者和员工仍然应该明白,权威是公司的精神中枢。愚妄地否

    定权威,只会使企业落得一个四分五裂的结果。”“必须使大家有尊重权威的认识,并且依

    照权威的指示办事,这样对于工作的进展,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如此依赖和尊重的权威,当然不是一般人物。松下以为,权威是极少数的出类拔萃

    的顶尖人物,是“专家中的专家”。在公司里有管理的权威,有技术的权威;此外还有一位

    确定理念和目标的精神权威,这样的权威,大概就是松下这样的人物了。

    实际上,松下幸之助确实是松下电器公司的精神权威,是松下电器的灵魂人物。显然,

    松下这种权威是在不断奋斗和不断接受挑战中磨练出来的。久而久之,松下的这种权威被认

    同。不论是做社长、会长,还是退居幕后做顾问,他的权威都受到倚重和尊崇,即使高级干

    部也是如此。在松下当职时不说,就是在他退位以后,每逢重大决策,还是要请他最后定

    夺。特别是碰到困境或棘手问题,则更要求助于他了。可以说,松下电器从干部到员工,几

    乎到了视松下为神的地步。还是在他退职以后,松下电器做出了重大的人事调整,即任命山

    下俊彦做社长。这次调整没有走由副社长、常务董事提升社长的老路子,而是从新人中提拔

    了新社长。这一事情,当然是由松下最后拍板。这以后,松下得空到东京散心,不料到松下

    电器东京公司的时候,那里的工会干部整装迎接,表示工会对于新任社长一事的赞同。从这

    一点,松下看到了自己权威的存在。他很为这种现实而感到欣慰,也体会到了权威的重要和

    责任。

    那么,权威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可以提供咨询和指导。这一点,在技术权威来说,是最突出也是最易了然的。因为

    权威有专门的知识和经验,他的意见往往比别人的意见成熟。就企业而言,除设计制造以

    外,财务、仓储以至于具体工艺操作,都有权威,这一部门的工作,都应该以他们的意见为

    准。

    其次,权威可以解除疑惧,率领人们冲破难关。经营中,不免遇到有疑虑而举旗不定的

    时候,或者遇到多心过虑、前怕后忧的时候,这时候,就要权威站出来,解开疑团,或者仅

    仅是一声号令,率领大家前行。

    再次,权威具有榜样的作用,可以增强企业的疑聚力。这更适合于那些精神权威。这种

    类型的权威,甚至就是企业的招牌。像松下幸之助那样艰苦卓绝的创始人,就是这样的权威。

    权威如此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他本身也要具有伟大的人格,优良的品质和出众的才

    能。权威并不是脱离群众的,他也要采纳群众的意见。如此部属能尊重上司的权威,而上司

    也能采纳部属意见的公司,一切才可以顺利推动。松下强调:“在企业中,无论是工艺上的

    创新,还是传统精神的维护,都应该以权威的意见为衡量的标准。即使是经营管理者在人格

    道德上的修养,也应该以权威作榜样,走向‘止于至善’的目标。总而言之,要理智而不盲

    目地附和权威,有尊重权威的信仰,才能使公司的业务欣欣向荣。”

    松下认为,大胆地把工作交给部属,才是造就人才的康庄大道,也才能获得卓越成效。

    经营者必须有这种气度,再配合以适当的技巧,才能调动部属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是大胆地把工作交给部属,还是顾虑重重、小心翼翼呢?把工作交给部属有什么诀窍吗?

    松下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大胆。松下不只一次地说,自己因为身体不好,总是把更多的

    事情交给别人来做。这固然也是事实,但更本质的是松下向来就有大胆地把工作交给部属的

    信念。为什么松下有这样的信念呢?

    首先是看重下属的长处,所以才放心大胆地使用。每当考虑交付工作的时候,立刻就想

    “这个人一定行,就交给他了!”如此信任部属,他的能力才能培养起来。如果总是不放

    心,当然就无法放手。

    松下以为,为部属的短处操心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发展的。他说:“能够看出部属长处

    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为人的短处而操心,远不如看其长处而加以任用,这样所能得到的好

    处,到后来还是比较大的。”

    在松下的经营历史中,曾有过几次很是大胆的安排举动。比如,要生产电热器和收音

    机,当时公司内部没有专门的人才,松下便委派中尾来负责研制。正是如此的信任和激励,

    使中尾在不长的时间就开发出了这种新的产品。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的例子,那是松下电器要

    在“金泽”设立一个联络处,苦于没有人手,松下大胆起用了一个进厂两年、20出头的年

    轻人,交给他300元钱,让他只身去开拓那项工作。当时,那位年轻人听了这安排,简直

    是吓了一跳。松下却鼓励他说:“你一定能够做到!”后来,那位员工还真是迅速就把联络

    处的各项工作准备就绪,迎接了新的人员。

    当然,大胆地交付工作,不是撒手不管。松下还有一条“交给他又不交给他”的原则,

    意思就是:工作交下去了,但却不是抛开不管。他说:“经营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最

    后的责任要由我自己担当’的觉悟才行。”工作交了下去,但还要挂怀于心,要求下属提出

    报告;遇到困难的时候予以指示和鼓励。不过,这并不是要过分干预。对他的工作,在某种

    程度上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才有利于培养人才。只有看到他即将脱轨的时候,才严

    格注视及时干预。

    松下的这一套赋予职权和任务的诀窍,公司有教材总结为“上司赋予职权时的态度”,

    其大体内容如下:

    一、委让权限会产生责任感。

    设定目标以后,应该信任部属,必须大幅度地把职权赋予部属。

    这些职权包括:对特定问题,可以做出决定(决定权);向别人发出命令,让他们去做

    特定的事情(命令权);自己能做特定的行为(行为权)。

    二、目标必须明确,手段、作法可以灵活运用。

    交代琐碎事情,会使人降低积极性,失去创造、设计的热心,到后来就不能发挥个人的

    独特风格了。

    三、适当地助言与指导。

    其要领一是上司要承担最后责任,全面负责,以便下属放心去干;二是及时指正、指点。

    四、给与权限与把握权限的努力。

    就是说,上司要尽可能地给予权限,下属则要尽可能地把握权限,不越权,事关重大时

    不忘向上司请示。

    松下认为,善于勉励员工,是经营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勉励是前进途中的加油号子,是

    急流险滩中的准确号令,是危难时刻的乐观祝福,是凯旋门前的防空警报……

    松下是严格的要求者,他不时地给下属和员工提出新的要求、指出新的目标。松下也是

    成功的勉励者,他的员工之所以有那样旺盛的士气,不论怎样困苦危难的时候都能保持饱满

    的工作热心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和松下成功的勉励是分不开的。

    对于如何要求员工,松下谈论得比较多。但对如何勉励员工,却较少谈及。不过,他留

    下的许多朝会、晚会训词以及新年祝词等等,无疑透露了勉励的秘诀。

    一年之际,松下对全体员工发表讲话:

    “去年一年真是多事之秋,困难万状。幸赖各位同仁奋发努力,终至安度难关。对此,

    我不胜感激。

    “尽管如此努力,成果还是不怎么明显,各位同仁的报酬未能提高,也未能发出奖金,

    这是过去从未曾有过的事情。而且,人事的升迁也暂时冻结。导致如此的责任,理应由我负

    担。作为一个经营者,我实在感到汗颜,要向各位深切谢罪。“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终

    于能安度最坏的一年,迎来充满希望的新春,我也深感欣慰。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时要苦苦撑持暗无天日的境遇;有时却风光绝顶,无人能

    比。所谓人生的意味和深度可能就在于此。而我认为只有完全经验这两者的人才有资格谈论

    人生。我们公司这是首次有了这种经验,今后有资格讨论人生、社会、事业等种种问题了。

    “这样看来,去年这最坏的一年,不一定是最坏的,反而可以说是很有意义的一年。我

    们如果经常能够从任何情况、任何时间去发掘光明,即使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可以转祸为

    福。我认为人人都应该树立这种完成事业的态度。希望各位能够体察实情,更为奋发努力。

    “今天我将发表未来的经营方针,请大家检讨、研究。一旦确定,它将是今后发展的指

    导方针和具体方案。

    “我重申刚才所说,如果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有新的决心,新的团结,新的奋斗精

    神,那么今年,必然是我们公司最有希望的一年。”

    鉴于自己的经营理念,松下要求这种收音机必须是“外行人也能使用的收音机”。当

    时,和松下曾有合作的一家公司分家独立,把所有制造收音机的专门技术员工都带走了,而

    在松下电器的班底里,还真没有这样的专家。对此局面,松下指定研究室主任中尾哲二郎负

    责急速研制生产理想的收音机,中尾不知如何去做,至为困惑。这时松下勉励说:

    “你们均属优秀的电机技术人员,电机也好,收音机也好,不是一脉相通的东西吗?今

    天连业余的工人都能装配收音机,其例不胜枚举。你们可以利用研究室的设备潜心研究,这

    比别人要方便得多;同时市场上也有性能比较好的收音机在销售,可以拿来参考。只要下决

    心,按计划在短期内拿出超过市场现有水平的产品,绝不是没有可能的。我想,关键在于你

    们有没有信心,我认为凭你们的技术,绝对可以研制出物美价廉的收音机来。所以,希望你

    们排除万难,赶紧着手去办才是!”

    就这样,松下给中尾打足了气,上足了弦,指明了方向,又切断了后路,逼上梁山。果

    然,事实如松下所预言,中尾在三个月内就拿出了新收音机,而且在“日本广播协会”举办

    的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

    松下认为,经营者对于部下,应是慈母的手紧握钟馗的利剑,平日里关怀倍至,犯错误

    时严加惩诫,恩威并施,宽严相济,如此才能成功统御。

    对于部下和员工,应该如何统御领导呢?是严还是宽?是刚还是柔?松下的经验是,应

    该以慈母的手,握着钟馗的剑。也就是说,心怀宽宏,但处理起来则要严厉、果决,绝不手

    软。

    慈母的手,慈母的心,是每一个经营者都应该有的。对于自己的部属和员工,要有十分

    的维护和关爱。因为,他们是你的同路人,甚至是你的依靠。而且,也只有如此,才能团结

    他们,达成目标。

    但是,同时还必须严厉。这种严厉基于人类的基本特性而来。松下认为,有些人是不需

    要别人的监督和责骂,就能自觉自发地做好工作,不出差错。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好逸恶

    劳,喜欢挑轻松的工作,捡便宜的事情,只有别人在后头随时督促,给他压力,才会谨慎做

    事的。对于这种人,就只能是严加管教,一刻不放松了。

    松下认为,经营者在管理上宽严得体是十分要紧的。尤其是在原则和条规面前,更应该

    分毫不让,严厉无比;对于那些违犯了的,就应该举起钟馗剑,狠狠砍下,绝不姑息。松下

    说:

    “上司要建立起威严,才能让部属谨慎做事。当然,平常还应以温和、商讨的方式引导

    部属自动自发地做事。当部属犯错误的时候,则要立刻给予严厉的纠正,并进一步地积极引

    导他走向正确的路子,绝不可敷衍了事。所以,一个上司如果对部属纵容过度,工作场所的

    秩序就无法维持,也培养不出好人才。换句话说,要形成让职员敬畏课长、课长敬畏主任、

    主任敬畏部长、部长敬畏社长、社长敬畏社会大众的舆论。如此人人能严以律己,才能建立

    完整的工作制度,工作也才能顺利进展。如果太照顾人情世故,反而会造成社会的缺陷。”

    美国法律的严厉,给松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严重破坏社会治安,有时要判90年

    的徒刑。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鞭子重重地举起来了,打下去却比较轻。那些犯人在监狱

    期间,由于训练和反省,表现良好即可假释出狱。出狱的这些人,往往慑于法律的威严而能

    很守规矩。

    “无论用人或训练人才,都要一手如钟馗执剑,另一手却温和如慈母柔荑,做到宽严得

    体,才能得到部属的崇敬。”松下如是说。

    叱责部下,怕是每个管理者都有过的事情。有的人讲究叱责的委婉技巧,松下则不,他

    只是以设法纠正别人错误的诚意与热忱,当面斥责。松下认为,叱责也是培育人才的方法之

    一。

    在现代的民主气氛下,骂人——不是街头无赖间的攻讦,而是因对方工作失误而来的叱

    责——被认为是要不得的。学校的师生如此,单位的上下级如此,私营企业的老板雇员也如

    此。即使是要叱责,也要讲一些技巧,即不当面批评别人,更不当面叱责人。人们普遍认

    为,这样给被批评、叱责的人留了面子,于己于人都是有利的。

    松下不讲究叱责的这种技巧,他总是发现问题就当面指出,发现错误就当面斥责。曾在

    松下公司任职、后任三洋机电副社长的后藤清一,专门写了一本《叱责经验谈》,记述了自

    己被松下叱责的事情。

    一次是后藤担任一家新工厂头目的时候。松下吩咐当日留下五六个人加班,干完该干的

    事情。可是那些留下来的人都去打球了,后藤准备自己独自把工作完成。这时,松下来了,

    问道:“大家都到哪里去了?那件工作完成了没有?”知道工作没有完成,松下毫不客气地

    当面叱责了后藤,说他“太不应该,怎么连你也干这种事情。”后藤无言以对,再三点头道

    歉。

    后藤的另一次被叱责,更为严厉。那是他未经许可便擅自提高了定额以外的产品的单

    价。晚上10点多了,松下把他叫到家里,当着亲戚的面,严厉地叱责他。由于过分激动,

    松下把炉火的火箸都敲弯了,亲戚的劝阻也没有任何作用,还让后藤把火箸弄直了以后再回

    去。就这样,本来有贫血病的后藤被训昏了。送他到家后,松下的秘书甚至叮嘱他的妻子注

    意其动向,以防自杀。

    松下对后藤的这种不留情面的叱责,作用如何呢?是否起了反作用呢?后藤在书中也讲

    了他的感受。第一次被叱责后,后藤居然有些喜悦,松下的“连你也——”这几个字,着实

    让他感动,因为他从松下的叱责中知道松下对自己更器重一些。其实,这也就是叱责的技巧

    了。在叱责一个人时,使对方觉得自己的存在比别人重要,这种叱责是最有效的。第二次叱

    责之后的次日上午七点,后藤还未开始工作,电话就响了,是松下,他说:“我没有什么特

    别的事找你,只想问你是否还介意昨晚的事。没有?那就好了。”说完,就挂了电话。经此

    电话,后藤昨晚被叱责的阴影一扫而光,心情顿时开朗起来,精神抖擞地投入了工作。这又

    是松下叱责的技巧了,那就是叱责以后,及时地了解被叱责者的反应,确定被叱责者是否反

    省,此后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工作,是否对叱责有所误会。如果对方误会了,则设法消释;如

    果怀恨在心,松下就会觉得他和自己没有共事的缘纷;如果接受了,反省,抱持积极的态度

    工作,松下就十分高兴了,叱责的效果也起到了。

    当面就地叱责犯了错误的部属和员工,是松下的一贯作风。他不以为所谓“留情面”是

    有必要的。松下认为,叱责的目的在于指出错误,也希望当事人从今以后避免再犯同样的错

    误。因此,对于被叱责的人来说,这本来是应该感激的事情,何必背着人呢?同时,在场的

    人,也会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避免自己犯错误。再者,这也是使人进步、培养人的一种方

    法。

    对于被叱责的人来说,松下认为,应该认识到这是一种很大的幸福。松下自己的亲自体

    验中,没有过这种幸福,因为他自小就没有年长的亲属,没有被斥责过。他认为,每一个人

    都需要更多的机会被斥责,才能使自己充实、进步。因此,作为主管,不仅要注意适度的叱

    责、而且要有叱责到对方改正的耐心,就是说,还要继续不断地叱责,直至对方改正。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