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投资公司 上

为了方便阅读《网络时代》,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卓品投资公司在华庭园大厦二十八楼占了半个层面,约三四百个平方米,分隔成八九个大小房间。我报到时,公司的徐总经理——一个温和、儒雅的中年人接见了我,他是东北某大学毕业的财政学博士,文质彬彬,谈吐优雅。

    他给我谈了十多分钟的话,介绍了公司的简单概况,安排我去研究发展部做一名实习项目经理,勉励我好好干,然后把我交给了人事部张小姐。

    张小姐是一个不苟言笑的美眉,约莫二十七八岁。她先让我填完一大堆表格,再递给几本厚厚的公司规程、制度、实施细则等,说给我三天的时间学习这些规章制度,以后按章办理,不得有半点差错。还说,学完后要举行一次测验,看我掌握的程度,不及格不能上班等等。

    我吓了一跳,好容易和考试分了手,现在又来了,但我只有点头答应的份。末了她带我到大厅里的格子间排排坐最前的一个空座位上坐了。

    三天过去了,我通过了张小姐的测验,还按题目要求挥洒地发表了新员工对公司管理上建议和看法的自由谈。她欣赏完我的大作,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给我谈了我的工资、待遇、级别等等。然后她从舒适的靠背椅上站起来说,我带你去见你的上司——研究发展部沙经理。

    研究发展部的沙经理,也是个博士出身的读书人,三十一二年纪,中等身材,人长得很瘦,戴一副大大厚厚的宽边眼镜,镜片后面的两只鼓鼓的金鱼眼爱盯着人看,象要探知你脑子在想什么问题的样子。

    他说话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喜欢提问题然后听你回答,但他决不是光当听众而己;不合他口味的,他立马坚决、果断的反驳,然后大谈自己的看法,一点不给你插话、分辨和反驳机会。同时他还喜欢用手势来比划,象要增加说服力度似的。

    他和我谈了四十多分钟的话,全是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证券方面的问题和内容,许多问题我刚开了个头,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就被他腰斩,自己接过话头滔滔不绝地谈起来,手也挥来舞去不下十次,害得我彻底打消逞能显乖给领导留好印象的想法了。

    等到他发现我光点头哈腰时,他才拿出一大叠资料递给我,说:"噢,那今天我们就谈到这里吧!下次有时间我们再沟通,喔,这样吧,你目前的工作就是做点研究工作,喏,这些是深沪股市医药制造业和白酒酿造业上市公司的一部分材料,你拿去看看,做一份医药板块和白酒酿酒板块实际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对比分析报告来,月底交给我,没什么问题吧?"

    我恭敬地接过,连点头说:"好的,好的,没什么问题,我一定完成。""还有什么问题吗?"他的金鱼眼在注视我。

    我忙说:"没有,没有了。"

    他终于站起身,领我出了他的办公室走大厅排排坐最前一排——我曾坐过三天的那张桌子,说:"你就是你的岗位,好好干,有问题来找我。"我道谢后坐了下来,算是正式开始了我的白领生涯。

    又过了三天,张小姐通知我去领我生平的第一盒名片,看见这印刷精美、带着"ZP"变形标志和黑色楷体文字的卡片,我心里有点兴奋,多想发出几张却找到合适的对象,一上下电梯心里就恨不得拉着正经严肃的先生和文雅漂亮小姐每人给他们来上一张。

    我名片上写着:深圳市卓品投资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项目经理范希文字样。

    看来我和百成一样了,只是他在证券公司里写,而我在投资公司中搞。

    我其实不太喜欢什么证券股票研究分析工作的,做也没做过,懂也不懂得,有什么写的呀?但到了中国股票的发源地之一、又被叫做投资公司的公司里,我不做这工作又做什么呢?何况,我到底适合做什么、喜欢什么,我自己也弄不清楚。如要按自己心里偷偷想的,我当然是喜欢做老板了,适合管别人了。但这话能说吗?又有这条件吗?我还能管理谁呢?只有自己管理自己吧,而且自己管自己还经常管不住呢。再说现在而今眼不下,不管是研究宏观还是微观经济学?工业还是农业经济学?东方或西方经济学,他们和中国股票学比起来,研究股票学应该更有点意思吧!我还是好好的、安心的研究股票吧!等着我大舅舅哪天伸出手来提拔我吧。

    于是,在盛夏的深圳、在充满冷气的高档写字楼里,我开始写起了股票分析研究报告。

    读了多年书,写报告当然不怕了,算是我的强项之一。组合文字和制作报表我都在行。

    只是对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了解太少,这是个小小的麻烦。

    还好,现在是资讯时代了,有关股票、上市公司的报刊杂志、文章评论在公司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找出不少来。公司也专门设有一间挡案室,按股票代码分门别类的存放了历年的上市公告书、招股说明书、年报以及报纸上的相关报道和证券研究机构写的研究报告,查找资料是非常方便的;公司也订了十几种证券报纸、证券杂志、股市通讯、股市传真等等,每天股市未开已经来了一大堆了,看也看不完。公司的电脑也全天侯连接在INTERNET上,从网上我们也能随时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嗳!时代发展了,写报告也便当舒服多了。

    因为是初次担当重任,我不敢掉以轻心,花了十几天的时间专门收集哈医药、华北制药、湘酒鬼、山西汾酒等等医药和白酒公司的中报、年报及有关资料,又在网上逛了几大圈,拷贝下一些有用的报道和评论文章。然后借来部里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埋头于排排坐里,认认真真的把各上市公司的基本资料、财务数据重新排列组合一遍,做了几张结构图、曲线图,画了几张统计表、预测表,得出几十个重要的财务数据。又在各股评文章里东抄录点、西借鉴一些,综合各大股评家的意见,增改删加变化一些文字,写出几句含糊又清楚、否定又肯定的、亦对亦不对、似错似不错的结论。

    这样,制药和制酒业的行业对比分析报告出来了。

    我把报告交给沙经理时,他快速地翻了翻,看看头尾,放回了桌上,抬起金鱼眼问我:"小范,你对这两类股票在今年市场上的表现是如何看的?有投资价值吗?"

    我急速回忆读过的报纸文章和我的那些象股评家的结论,吞吞吐吐的说了一通,大意是今年大盘形势不好,市场需求萧条,白酒酿酒类可能难有什么作为;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喜欢长寿和渴望健康的人也多了,医药类公司应该有不错的效益,也是当今热门的行业,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它们等等。

    我说话时进来好几个电话,大概搞得沙经理没心思反驳我了吧。他听完后忙不跌地点头,说:"好,我看完了再找你谈,喏,这个题目你在写一写。"递我一堆非白酒类酿酒公司的资料。

    我接过来,点头哈腰的退出门。心想:哈!我们沙经理要把我培养成研究制药、制酒类上市公司的股票专家吗?

    写报告是轻松的。我还乘机熟悉了医药和酿酒上市公司的情况,也学会了流行的股市术语和炒股名词,什么基本面、技术面、政策面、多头、空头、利多、利空、空仓、满仓、半仓、十字星、金叉、死叉、十字星、棋型、上升三角型、指数指标、曲线指标、均线指标、波浪理论,等等等等,收获也算不小。

    二三个月过去了,我对公司和同事也熟悉了。

    但我觉得奇怪的是:公司既然炒股票,深圳的炒股气息又这么热烈和浓厚,为什么我们公司看不见大家热烈谈论股票和交流股市信息的情景呢?上班时大家各干各的工作,不做什么交谈;下班也自回自的家,同事间的关系处于平平淡淡和客客气气的氛围之中,一点没有学校时大家亲人哥们般的亲切、融洽和热闹的气氛,这让我觉得很不舒服、很不适应。虽然我知道公司制度规定了员工上班时不许炒股,也知道公司非常强调保密纪律,诸如不该问的不问,不许谈的不谈;谁泄露公司机密,轻者警告处分,重者开除等等。

    但无论如何作为投资公司、炒股公司,大家不谈论股票、不交流各自的信息,怎么说也太奇怪了吧!没交流、没信息这股票怎么个炒法?这信息如何得来的?难道是纪律使得大家小心翼翼?还是俗话说的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永远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呢?再可能就是流传的那样,在特区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欲望和交易就剩下冷漠了。

    以我的眼光看来,我大舅的这家卓品投资公司挺有意思的,我那文盲大舅还不是我想象中的大老粗形象。在公司管理上,他还有很高明的眼光和高深的手法呢!我在学校时多少也学了不少中外企业的管理知识,我也研究过国内企业的管理制度,也知道我们中国的企业在管理上有许多许多的毛病。但我们卓品公司的制度却让我不得不佩服万分。

    公司的管理制度不仅制订得详细和完整,还包括了员工言谈举止、穿衣打扮的各个方面。

    比如大的方面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精神培养等都列的博大精深;

    中的如工作方法、方式、程序、人员录用、考核、晋升、任免、财务纪律、报销细则、机密保密事项等等说的详细规范;

    而小的细致到员工的衣服如何穿?

    领带怎样打?

    对领导如何说话?

    怎样称呼?接电话用什么语气、语调?

    开会如何排座次?坐车时谁先上、谁先下?

    谁坐前派、后座和后司机座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次序。

    我怀疑自己到了日本人的公司,自己无意中学到了许多为人新礼仪。

    还有,公司极力鼓励个人奋斗,强烈反对压制人才的做法。

    比如有一条规定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一个部门一年内有二分之一及以上员工主动辞职或被辞退,证明这部门的管理有问题或存在缺陷。不管是何原因,经理首先辞职。

    这个在国内企业好象还不多见!从来都是领导对,那有下属们反抗的余地。

    我暗想这该是美国人的风格。我估计这是我们公司的几个大博士、中硕士、小学士在吸收和借鉴中西式管理方式、方法之后,才搞了这一套中西合壁式的管理章法。

    徐经理、沙经理他们应该是人才了,但公司能采用和执行,多少也说明我大舅这幕后老板有可贵的地方呀。当然这也可能是我少见多怪了,或许深圳的投资公司都是这样管理的吧。但我不知道,就说这家卓品吧!

    它深藏不露的实力和管理上的一些怪招更令我纳闷和吃惊不已。

    公司约有三十六七名职员,平均年龄未到三十岁,绝对多数人有大专以上的学历。

    公司的结构分成四块:投资管理部、研究发展部、计划财务部和行政办公室。

    经营业务集中在前两个部门,投资部炒作股票做短期投资,研究部做收购和兼并为主的长期股权投资。后者大家自然都知道是干什么的了。机构是简简单单的,经营范围也不复杂,一是兴办企业、二是项目投资。公司的注册资金也普通,区区人民币五千万元也。董事长和法人代表写着我大舅妈的名字,徐静强是总经理。

    但这貌似简单的公司却有一长串的子公司、孙公司,让我吃惊不小。当然这是公司秘密不是我该知道的,也不是谁泄露给我的,而是沙经理自己没保管好,无意中跑到我眼睛里来的。那是一张公司的长期投资统计表,上面列有公司名下的十七八家参股、控股企业名单、投资金额、股权占有比例等。

    从表上看,卓品公司投资的股权金额超过了二亿元,这还没包括投资部几千万炒股资金哟,区区五千万股本实在是名不符实的,这也不能说是一家小不嘎啦的公司了,如果真是私人企业的话,这老板还真不能小看啊!

    投资部有十个人,都是年轻而有学历的炒手,炒股票就是日常工作。他们占据了两个单独的办公房间。大间的几个格子座里坐了七位投资经理,另一间一分为二,前面是两个投资部经理助理的办公地方,后面是投资部经理的办公室。

    投资部经理姓刘,华南某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二十九岁,刚读完在职工商管理硕士,中等身材,面庞丰满,白白胖胖的,操一口广东普通话,眼睛总爱望上看,明显的一脸傲气。同事们都叫他"刘洛斯",原因是他最崇拜的对象是美国量子基金大名鼎鼎的的创始人——索洛斯先生,他们正好是同行,且他领导的公司五千万炒股资金,即使在中国股市最槽糕的年头都创下30%以上的收益率,这种业绩当然可以和索洛斯先生的量子基金较一下高低了。

    他好象也知道同事们这样称呼他,既没抗议也没谦虚,心里还乐吧!确实,被人尊称为或者真的当上中国的"索洛斯",这应该是一件崇高、荣耀和骄傲的事呀。

    投资部的电脑连接在证券公司里,可看即时股票行情,也可以下单买卖。投资经理分了一二三和首席四个级别,级别分了,待遇自然不一样。

    也有个制度,半年就要考核一次,张榜公布各人的级别和座次。

    运作程序大体是这样的,比如三级给你一百万资金,二级二百万,一级三百万等不同金额,考核时不管你的资金量大小,统统按利润率计算成绩;也不管你是新来的,还是老资格全部都要参加。利润率排在第一名的往上升一级,倒数第一的下降一级。如果在一级上取得本次结算第一的成绩,就升到不参加选拔赛的最高级别——首席级了。假如你不走运,中了三次倒数第一,那么对不起了——回研究发展部搞研究去吧。

    这有点象运动员的淘汰比赛,你得保持着优秀和中等才行。这方法不错,是个选拔真正人才的好办法。但也很残酷,一次失败就意味着要多熬一年了。同事们都称投资部是"培训班"。我去培训班参观了几次,发现七个"选手"大多时候都无精打采地坐的坐着、看书的看书、打瞌睡的打瞌睡,关心行情的倒没一个。这可能与这段时间的行情低迷有关系吧。

    首席级选手倒是蛮舒服的,不用考核不说,待遇也最好,听说薪水和奖金也是普通选手的倍数以上。公司共有三个人是培训班毕了业的。他们是部门经理刘洛斯和两个经理助理,一个姓林,一个姓王。因为级别高、挣钱多吧!三个人都是傲慢的家伙,整天摆着一幅冷冷的面孔,

    不爱搭理我们这些挣钱不多的人。只有在他们打电话没关门时,才觉得他们具有和正常人一样的能说会笑的功能。他们三个人也常出差,说是去各地的上市公司搞调研,但回来也没听说他们买了什么黑马股票,把五千万翻成一个亿什么的,就是发票有一大堆。

    公司徐总经理和财务部刘经理对他们也挺客气和宽容,看看翻翻发票单子,大笔一挥就给报销了,美差不说,还是全国性的免费旅游呐。难怪他们趾高气扬了。这点让我很羡慕,但羡慕归羡慕,我决没有嫉妒他们的意思。想一想每天都能计算出来的百分比,真的很考验人的意志和能力啊。你得靠真本事吃饭,来不了写报告那样的半点水分。而且一级一级的升到首席职位,怕要在股市里熬上好几年吧!我也就原谅和理解了他们的脾气和滋润生活。我也曾想写报告实在没意思了,去投资部炒炒股票不是有刺激和有钱赚嘛。但听说研究发展部有五个老研究员刻刻苦苦做了一二年的努力了,还是没有去成,我有点心灰意冷了。

    我范希文翻文字还行,翻钞票还没练过;既没索洛斯的天生市场预感力,也无刘洛斯长达六年的实际操作经验。而且这三次届届排第一就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少一次多一年,哈,凭我的水平我得战斗几年啊?这难度不小,搞不好还弄几个倒数第一的帽子,被投资部淘汰,这也太丢人献眼了。这碗饭可是不好端的,还是写写报告比较安全,我就彻底地打消了去投资部当炒手的想法。

    除了公司的保密制度外,我想就是这种淘汰制的竞争制度造成了同事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的原因。

    大家没话很正常,有话倒是奇怪了!

    研究发展部也有十个项目经理,主要工作有三项:

    一是为投资部写股票分析报告,推荐好股票;

    二是寻找优质资产,给公司做股权投资;

    三是为广大企业提供收购、兼并、重组等财务咨询顾问服务。

    另外还有个小功能就是投资部炒手的"蓄水池"。

    研究人员觉得研究够了,不想纸上谈兵,可以申请去投资部炒股票。条件是先做模拟操作盘(这些模拟操做盘还在某证券报纸上开设了一个"教你炒股"的专栏)。做的好了——比如半年封闭期内利润率在模拟盘上取得第一名,就有资格到投资部做做三级操盘手了。被投资部赶出来的也可以重头来过——取得第一还能回去。已经有三个人被投资部赶了出来,但他们工作闲隙时还是孜孜不倦的选股、买股、计算着纸面上的利润率,盼望着纸面上的第一名能带他们回投资部实战呢。这我有点不明白了,这淘汰制这么残酷和艰难,怎么还是有这么多"炒股战士"凑热闹呢?难道炒股真很有魅力吗?其实初级炒手和我们的工资水平差不多呀,能发财吗?当然不能否认,投资部工作也有许多好处的,他们的奖金和业绩挂钩的,运气好能挣不少钱的呐;但这毕竟要运气好,不是每个人都有好运的呀;另外轻松也是一大的特点,上午到下午看看行情、翻翻报纸,时间很容易就混过去了。

    而我们研究发展部却是老实人、苦命人和忙碌人。查资料、写推荐股票报告本身就很烦琐,还要有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眼光,写完了也不知道投资部是否采纳?不用算是白忙了,想去证券报刊上发表,恐怕还得多花点时间和工夫。

    寻找投资项目也是研究发展部每年定量定性的任务,我们得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几篇项目研究报告,这些项目既不是新建(建了大半的可以)工厂和企业,也不是夕阳西下的老产业(垄断和代表品牌的传统消费产业可以),而是有市场、利润高、发展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同事称这些项目为"现房"和"期房"。今年流行的现房和期房大多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垄断性的消费行业上去年到今年,报纸上天天在叫喊治理通货紧缩,可想而知这样的现房和期房不好找啊!即使找到了,我们也担心会不会是"陷阱"或"泥坑",即使排除了陷阱和泥坑的可能,我们又要担心他们的存在问题和缺陷了。

    比如,对方的领导班子如何?管理方法是否健全?销售市场是否广阔?销售渠道是否顺畅?资金是不是安全?投资回报是不是稳定?发展前景有多大?等等。咳!为了这要命的现房和期房,我们部门可吃尽了苦头。全部门人员包括沙经理都整天忙碌着,联系电话不断,然后是考察、调研、撰写报告,上报公司,开会讨论,否决与通过等等,通过了的就轮到头们亲自出马了,但跑腿的事仍然落在我们的身上,

    然后又是考察、调研、撰写报告等等。真的到了可以签协议的时候,我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的现房和期房早已经被枪毙或流产的只剩下一二个了。唉!两个月来,我也跟着忙得够呛,更气人的是我参与的项目全在市区和珠江三角洲一带,我连一次免费旅游某大城市的机会都没捞着。

    计划财务部有四个人,管钱为主。资金、报销、费用归他们管,刘经理和管理会计小周还负责监督投资部的股票操作资金,介入挺深的,股票的止损点、赢利点的斩仓卖出全归他们负责。大概公司怕投资经理们不肯割肉或者贪心不肯离场吧。出纳小苏、会计小王都是二十多岁的女孩子,负责日常核算,两个均是特区移民后代,爱说爱笑一点,为人也比较亲和些。不象主力部门的投资经理们老爱板着面孔,我经常乘刘经理不在时,溜到财务部和她们聊上几句。可是她们名花有主,仅仅陶冶情操而已。办公室连司机也有十来人,什么人事、文书、事务、后勤、文件、挡案、车辆全归他们管,人员不多,一人兼多职,总看见他们忙忙碌碌的,也没机会多接触。

    我对这家公司的总体认识是:高效、精干、有素质、有水平,但气氛太严肃了。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来了几个月,也没听见谁提到过我大舅、我二舅的名字,都直接称徐经理为老板了,他也没客气,开会时也从来不说老板要我们怎么怎么做?而是以公司需要我们怎么怎么做的。是大家不知道真正老板是谁吗?我大舅为什么要我那精神有点问题的大舅妈当董事长呢?他到底用什么方式管理和控制这家投资公司的呢?我很想知道呢!

    七舅来教我骑摩托车。他带我到体育场的空地上练习了半天,我就基本上掌握了骑车技术,原来骑摩托车不难的。看见这辆高大的红色雅马哈带着我跑了起来,喜得我心花怒放了。

    有它相伴,不用挤车上下班,也能自由的逛街兜风,这多方便呀。一连几天,我每晚都把车推出庐园在万禧新村的道路练习一两小时,等七舅给我送来驾驶证时,我已经练得手脚纯熟了,骑上雅马哈就直奔上公路,在深圳的大小街道上狠狠的兜了三大圈。

    坐我后面的研究员姓骆,三十四五岁,是个湖南某大学毕业的会计学硕士,来深圳也有五六年了,下海前曾是湖南某专科学校的讲师,也干过一阵证券公司。写了两个月报告后,沙菲特指定他带我研究投资项目。每天中午吃完公司的免费盒饭,我们就结伴下楼去华庭园周围的街道上逛上一圈,一来透透空气,二来看看城市的热闹繁华。

    老骆是个比较偏激的直性子人,刚被投资部淘汰出来,窝了一肚子的懊恼和丧气,对证券市场更是仇深似海,常破口大骂证券管理部门和股市庄家们。我很乐意奉陪他,从他的牢骚话里,一来学习点炒股经验,二来多知道些公司情况。

    但他口风很紧,除了炒股往事和市场现时评论不吝啬外,对公司的事情从不多谈,害我经常着急。

    后来因为一起写报告,一起外出考察谈判,我们的接触不得不多起来,言语也就多了,话也开始投机了,逐渐的成了公司里最要好的朋友。他见我刚来也没什么业余活动,也开始主动邀请我进他的圈子了。在深圳,操盘手们和做股票的股民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和特点,

    那就是泡酒吧。二三五人在酒吧里,既可以交换信息,也可以松弛一下白天操盘时紧张的神经。他特爱去一家叫黑巴顿的酒吧,常在那里消磨半夜的时光。有时他也约上他的几个同学、朋友一起来。他们自然也以证券、金融、投资公司里的白领为多,大家在一起的话题也常以谈股票为主。

    几次下来,我们相处得不错,他慢慢对我少了戒备,多了点知己的感觉。从他们的嘴里我也渐渐了解他们和证券股票的一些事情。老骆还有个习惯,酒量不大却偏贪杯,酒多喝一点就止不住地话多,从他醉醉醺醺的嘴里是更容易得到一些平时不好不便得到的信息的。

    老骆曾经有过辉煌的炒股历史。他下海初就进了万国证券系统,也做过国债期货,因为3.27事件,万国垮了,他也扫地出了门。九五年底流落到我们公司做了一个炒手,前两年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升到了一级交易员,就差最后一届第一他就可以坐到泰山般稳定的首席级位置了。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去年五月份,证券委的十几道金牌给股市大盘当头一棒,打得大盘连连后退,也打得他眼望屏幕人呆傻了。六百多万的资金被财务部斩仓出来后,只剩下四百万钞票了。以后他以不服气、赌气、恼火、想翻本的心态,一路炒一路套,一路套一路亏,结果连中两个倒数第一,直从一级降回三级,最后连三级也没保住,被"培训班"赶了出来(我们公司的结算日以春节休市前和七月三十一日为准)。

    他对这段往事反思最多,喝的醉醺醺时就爱气呼呼地叹气骂道道:"唉!他妈的,那时侯心态全坏了,感觉一点也没了!找不到位置,踏不准节拍啊,一买就套,一卖就涨,股市大盘总和我反其道而行之,咳!九七年,他妈的,真是我的倒霉年啊!"

    有时,他也爱手把酒杯,眼含伤感,自我解嘲感叹说:"小范啊!你没做过股票还不懂,这做股票就是这样的,起点跑到终点,终点又回到起点。"我不太懂这充满玄机的话,忙向他虚心请教。他开始不停地喝酒,不停讲述证券市场的大起大落史、也讲他在万国证券炒期货,在广发证券炒股票,白手起家当上百万富翁,再从百万富翁回到小散户的结局。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