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客人的感动

为了方便阅读《首席执行官》,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第三章客人的感动

    大学生宿舍离厂办公楼很近,常立夏早晨起来往院子里倒洗脸水的时候,透过厂办的窗户,看见孟晓洁站在屋内。自到海尔上班以来,孟晓洁每天都是头一个到办公室。她像往常一样放下提包走到窗前,推开两扇玻璃窗,让新鲜的空气透进屋里。

    常立夏静静地站在窗外,笑望着她。

    孟晓洁没想到常立夏站在眼前,一愣:“你怎么站在这儿?吓我一跳。"

    常立夏笑道:“你那天说的话是真的?"

    “什么话?"

    “你是自愿到这个厂来的?"

    孟晓洁一笑,反问:“怎么,你不相信?"

    常立夏说:“我有点纳闷,这厂又小又破,你看上它什么了?"

    “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常立夏看着孟晓洁那张闪着青春活力的脸,情不自禁道:“我喜欢你这样的女孩。"

    孟晓洁从未听过一个年轻的异性如此直率的情感表达,她有点吃惊,又有点感动,怔怔地望着他。

    常立夏道:“真的。你很单纯,还有点浪漫。我也是个有理想的人,咱们厂现在的条件是不怎么好,但是,我相信,慢慢会好起来的。等那条德国生产线一到,咱们就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了!"

    孟晓洁把头探出窗外,盯着他的眼睛:“你不是在我面前卖乖吧?"

    “我没有必要说假话。"

    孟晓洁笑了一下,爽快地伸出一只手:“那,我们就是朋友了。"

    常立夏赶忙握住了它:“好,朋友!"

    孟晓洁回身收拾起她的办公桌,常立夏继续跟她天南海北地聊着。

    一会儿,汪涛也出来倒洗脸水,见常立夏站在窗外和人说话,便走了过来:“大清早,和谁聊得那么热乎?"

    常立夏只顾和孟晓洁说话,没有答腔。

    汪涛走到近处,见到屋里是孟晓洁,笑了笑回去了。

    凌敏接到孟局长的电话,听说德国方面要提前来验厂,一时就急了。

    “孟局长,这怎么行?不是说好了一个月后才来吗?我现在厂子还没有清理好,怎么能叫他们来验厂?"

    孟局长说:“验厂时间提前,是德方突然提出来、外贸部同意的。"

    “官僚主义!孟局长,你无论如何得挡一挡。"

    “我怎么挡?德方代表昨天已经到了北京,王处长通知说明天就飞过来。"

    凌敏急得说不出话来,这时向华走了进来:“怎么回事?"

    凌敏捂住话筒对向华小声说:“德国人明天就到!"

    向华一惊:“啊?这不是搞突然袭击吗?这帮德国人,就善于搞这一套!"

    孟启虞在电话里又说:“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们一定要做好验厂准备。明天上午十点你赶到局里,咱们一起去机场接德国人。"

    凌敏放下电话,对向华说:“快,马上开中层以上干部会!"

    很快,全厂中层以上的干部都到齐了,满满地坐了一屋。孟晓洁给大家沏着茶。

    凌敏说道:“这次验厂,关系到我们海尔厂的命运,关系到我们八百多职工的生存。咱们得做两手准备,一方面,我去和局里面商量,千方百计阻止德国人来咱们厂察看实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做好验厂的准备,以防万一。最近,我们的环境治理有了很大起色。但是,我们的厂房太破旧了,一直没钱翻修,跟人家德国比,像个废弃仓库。根本改观是不可能了,只能弄个驴粪蛋,也得外面光!现在最当紧的是打扫厂区和车间卫生,特别是要改变厂区的外观。"

    向华说:“咱们得连夜突击,把厂房外墙刷一层颜色,遮遮丑。"

    龙建平点点头称是,问:“那刷什么颜色好呢?"

    凌敏想了想道:“我看蓝色挺好,蔚蓝色,海的颜色。向工,你看呢?"

    向华同意:“对,就蔚蓝色吧,既鲜亮,又不扎眼,用句文学的词,叫做象征着纯洁和希望!"

    凌敏布置道:“回去都动员一下,全厂从现在开始,晚上加夜班,把厂区的所有墙壁冲刷干净。龙厂长,你马上去买颜料和刷墙的工具,明天天一亮,全厂人马分头刷颜色。还有服装,明天一定要穿得干净整齐,咱们人穷,但精神面貌要好。孟晓洁,你组织人把仓库里的工装都找出来,脏了的洗干净,破了的补好。总之,咱们得赶快行动,德国人来闪电战,我们就给他来突击战!"

    海尔厂上上下下忙活了一整天带大半宿,临到早晨四点的时候,凌敏还在车间干着,经向华再三督促,才去办公室睡了一会儿。八点多又赶紧起来在食堂吃了早饭,对向华交待了一番,就往局里赶。见到孟局长的时候,还穿着沾满灰土的工装。

    孟局长一见十分不满:“你就这一身打扮去接德国人?"

    凌敏低头一看,不免“哎哟”一声:“我真糊涂,昨天在厂里打扫了一夜卫生,怎么就没想到该换身衣裳呢?我这就回家去换套西服,就是咱们去德国谈判时穿的那套。"

    凌敏说完转身要走,孟启虞大喝一声:“来不及了!"

    凌敏看着孟启虞,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好。孟启虞冲办公室门里喊了一声:“小刘。”秘书小刘应声过来。

    孟启虞道:“小刘,把你的衬衣和外套脱下来,让凌厂长穿上。”

    小刘问:“那我穿什么呀?”

    孟启虞道:“你就穿凌厂长这套,今天,凌厂长比你重要。”

    小刘不大情愿地把自己一身整整齐齐的西服脱下来,跟凌敏调换了。

    去机场的路上,孟启虞告诉凌敏:“这次验厂,要是通不过,我给你争取的那些外汇额度可就吹了,不但生产线引不进来,还要赔给银行几十万元的利息。”又问凌敏厂里是如何

    安排的。凌敏汇报了厂里的安排和工作,孟启虞听了叹了一口气。

    “也只能这么办了。”

    他们商定好,接到德国人之后,尽量把德国人验厂的时间往后拖,最好是能拖到德国人放弃进厂验厂。主意打定,当他们在机场见到了德国代表,正是那位心细如发的海丝女士时,凌敏的心里不禁暗自叫苦。王信陪着海丝,远远地向他们招手。凌敏和孟启虞忙满面春风地迎上去。

    海丝今天穿着一身浅棕色的休闲服,新打理的短发非常洋气。走到凌敏身边的时候,带来一阵幽幽的香水气味。

    海丝用汉语招呼道:“你们好。"

    孟启虞握着海丝的手,热情地说:“你好,老朋友海丝女士。"

    凌敏也与海丝握手寒暄:“我们一直盼望你来。”

    海丝微笑着道:“我盼望看到你们的工厂。"

    王信翻译了这句话之后,孟启虞与凌敏相视一笑,成功地掩饰了尴尬。

    海丝道:“我只有半天的时间。"

    王信说:“海丝女士买的是返程票,希望安排得紧凑些。"

    孟启虞张大了嘴:“哦——好!没问题,我们已经安排好了。"

    他们乘坐的是一辆七座面包车。上车时,凌敏拉着王信与自己坐在后排,把前排座让给了孟启虞与海丝。面包车离开机场,向市区驶去。

    王信觉出凌敏拉着自己坐在后面有些蹊跷,但也没吭声。他见凌敏从衣袋里掏出一沓纸条,上面都写着字。凌敏递过第一张纸条来,王信看了,纸条上写着:

    “措手不及,能不能想法不验厂?”

    王信笑着对凌敏摇了摇头。凌敏又递过来第二张纸条。

    “能拖一些时间吗?”

    王信微笑着点了点头。凌敏遂递上第三张纸条。

    “我们希望拖得越晚越好。”

    王信掏出笔,写下“相机行事”几个字。凌敏看了也笑着点了点头,把剩下的纸条都放回衣袋里去了。原来凌敏想到接到德国人讲话不方便,就想出用这个办法与王信通气。对纸条上的问题,王信只需摇头或者点头,就可以沟通了。

    果然,进了市区不久,当车辆经过了两处风景点的时候,海丝忽然警觉地问道:

    “我们现在是去工厂吗?"

    孟启虞回答:“不,我们先带你看一看市容,看一看投资环境。我们青岛市是中国出名的海滨城市,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我们这个城市给德国当了十七年的殖民地。德国人在这里盖了很多楼房和别墅。你一定得去看看。"

    听孟启虞这么一说,海丝高兴起来:“太好了。”

    他们在市中心的一处景点下了车,然后拾级登上了一座小山,走进了一座亭子。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滨海之城:东南面,那一片著名的蜿蜒的海湾呈现在海丝的眼前,而向北望去,在绿树掩映的山麓中,中国古典建筑的红墙绿瓦和尖顶彩墙的德式别墅群相映错落,西面则是繁忙的港口。

    海丝发出由衷的赞叹:“太美了,真是座美丽的城市!"

    凌敏道:“这里的夏天是最美的,希望海丝女士以后常来。”

    王信翻译给海丝。

    海丝欣然接受了这个邀请:“会的,会的,只要我们的合作项目定下来,我一定会常来这里。”

    从山上下来,海丝问道:“凌先生,我们现在可以去你的工厂了吗?"

    王信没有翻译给凌敏,直接作了回答:“我们先去饭店吃饭。”

    海丝看看手表:“时间已经不多了,去工厂吃工作餐吧!”

    王信说:“海丝女士,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客人来到此地,主人都要立即宴请客人,这个礼节,在中国称作——接风。”

    海丝高兴地重复着这个新学的词:“接风。”

    孟启虞进一步解释:“对,接风,还有一个说法,叫——洗尘。”

    海丝地重复着:“洗尘。就是洗灰的意思吧。”

    说得大家都笑起来。

    凌敏道:“说得好,是这个意思。”

    海丝受到了夸奖,又说了一句成语道:“入乡随俗。”

    孟启虞大笑道:“海丝女士太了不起了,这个成语用的是太准确了。”

    海丝并没有糊涂,她一边笑着,一边对孟启虞说道:“我可以入乡随俗,但是希望吃得快一些,吃完饭我必须立刻去看我们的工厂!”

    海丝的意志使凌敏有些心神不安。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借机溜出包间,在大厅里找到一部电话,给向华通了电话。

    “厂里情况怎么样?我们这里饭快吃完了。"

    “车间里外收拾得差不多了,可是厂房外墙的颜色还没刷完,面积太大了。"

    “什么时候能完,德国专家有点不耐烦了。"

    “就是马上刷完了,也不能叫她看呀!颜料不干,蓝不蓝,绿不绿,深一块浅一块的,像什么样子!你得想办法再往后拖拖。”

    凌敏叹了口气。

    向华道:“如果能拖到天黑就好了,夜不观色,那些丑就能遮住了……说话呀。”

    “好吧,两手准备,我尽量地拖,你要抓紧些,也许天不黑我们就到了。”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

    凌敏打完电话,朝餐厅走过来,一路琢磨着拖延时间的办法。忽然,他看见从包间出来的女服务员,忙上去道:“小姐,请把菜谱拿来。"

    小姐应声而去。凌敏跟小姐到了走廊尽头,等待小姐拿来了菜谱。

    凌敏说:“我们再加几个菜。"

    他翻看着菜谱:“醉虾……鲅鱼水饺……再来一个——清蒸梭子蟹。"

    小姐在便条上记完菜名要走,又被凌敏叫住:“小姐,菜上得尽量慢一点……最后一道菜,最好是一个小时以后再上。"

    小姐不明白他的意思:“不需要那么长时间。"

    凌敏说:“那你就拖一拖时间嘛。你只管往慢里拖就是,明白吗?"

    小姐不解地看着他,疑惑地点了点头去了。

    凌敏回到饭桌边的时候,见孟启虞在讲述孔子办学的历史故事,海丝听得津津有味。

    凌敏热情地招呼道:“吃啊,怎么不吃?还有三道菜呢。”

    海丝问王信凌敏说什么。

    王信翻译说:“凌先生说还有三个菜没上来,我们还得加油吃。”

    海丝摇摇头:“不,不,我的肚皮都快撑破了。”

    服务员一只手端着透明的玻璃钵子,里面盛着活的大虾,一只手拿着一瓶白酒进来。她将盛虾的钵子放在餐桌中央,揭开盖,把白酒倒进去,顿时,虾们被烈酒刺激得乱蹦起来,女服务员忙将盖子盖上。

    海丝看着钵内活蹦乱跳的大虾惊奇道:“噢!”

    孟启虞笑着说:“这是醉虾。”

    王信翻译给海丝。

    海丝问:“这些虾活着就要把它们吃掉?”

    王信笑了笑解释道:“不,过一会儿,它们就会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昏睡了……”

    海丝说:“那就是说,它们并没有死,仅仅是出现一种休克状态。这时候,我们吃掉它们。不,不,太残酷了……不……”

    孟启虞问王信:“她说什么?”

    王信说:“她不忍心吃。”

    凌敏当即给海丝作示范,他拿出一只还在动弹的大虾,断头、扒皮、蘸了已经调好的芥末,放进嘴里。芥末呛得他皱起眉头,片刻,两滴眼泪流了出来。

    海丝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凌敏强笑着说:“你尝尝,好吃,好吃!”他似不经意地用指头抹去眼角的泪。

    工厂里,向华放下电话,马上又去指挥粉墙去了。

    海尔厂沿厂房的墙上,搭起了五六个高梯子,梯子上、房顶上许多人在忙碌着,有的刷颜料,有的提桶。龙建平紧张地来回跑着、喊着,指挥大家干活。

    常立夏和汪涛他们也登高干着活。孟晓洁提着一桶颜料站在梯子中段,给他们打下手。常立夏站在梯子顶端给墙壁刷颜料的时候,一回身,发现孟晓洁脸上抹了许多色渍,其实他的脸上也同样,两个人互相指指脸,会心地笑了。汪涛看见这一幕,心里又一次不是滋味。向华正走过来,把他们的细微表情看在眼里,吩咐道:“注意安全啊。”

    吃完饭已近下午四点,凌敏见日头还那么高,心里没了主意,心想这一下再找不出什么理由阻止海丝去工厂了。没想到海丝竟按照德国方面的工作程序,提出要先看一看工厂的图纸。

    孟启虞就顺势把海丝先拉到轻工局去了。凌敏暗自庆幸老天有眼。

    一行人在会议室坐定,凌敏在海丝面前铺开了厂房设计图纸,细细向她介绍起来,王信认真地做着翻译。

    “我们厂的位置,就在青海路280号,这里。面积有二百零七亩,厂房有两千一百四十平方米,原来就生产冰箱。决定引进你们的生产线之后,厂房就腾出来了。这就是主车间,专门生产利勃电冰箱。这是办公区大院,一共有十七个部门。这是仓库,后门出去不远直通胶济公路,因此我们正在着手准备把这里改建为成品仓库……"

    海丝戴上眼镜,认真地指认着厂图。局里已经下班了,孟启虞亲自为大家打来茶水。他见海丝如此认真地工作,连时间都忘记了,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他对王信小声说:“瞧人家德国人的工作态度。”

    当海丝把这个程序完成的时候,青岛市全城已是灯火辉煌了。

    王信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海丝道:“海丝女士,好像时间不够了。”

    海丝发出一声苦笑:“我没想到中国会有那么多的礼节。”

    凌敏和孟启虞都怀着歉意微笑了。

    海丝的话显得有些犹豫:“看了你们的图纸,我对工厂已经有了良好的印象。我觉得你们都是非常真诚的人,我对你们是信任的……”她有些无奈地看了看王信,道,“我的日程是不能改变的,验厂我通过了,我今天必须飞回北京。”

    在这一刻,凌敏和孟启虞都觉得这个德国女人真是可爱极了。她的真诚、信任与合作态度甚至使他们感到了羞愧。他们觉得自己做了对不起她的事,一时竟说不出什么来。

    王信笑道:“这件事完成得很圆满,海丝女士,我以国家外经贸部门的责任人向你保证,海尔厂引进你们的生产线不会有任何问题。如果他们今后在生产上出了质量问题,我愿意为他们承担全部后果。”

    海丝这才放心地站起来,与三个人一一握手。她反复说着一句让人感动的话:“我相信你们。”

    凌敏立刻用电话通知了向华。向华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长出了一口气,竟在电话那头一屁股坐下了。凌敏吩咐她说:“这个消息先别通知工人,也先别放他们走,不把海丝送上飞机,并且确认这架飞机真的起飞了,就不能大意。”

    向华说:“当然,这个我还能不明白吗?”

    凌敏非常感慨,他深深感到,有向华、王信和孟启虞局长这样默契的领导、政府官员和同事,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

    他和孟局长一起,把海丝和王信送到了机场。一路上,海丝似乎真的累了,一直在车上闭目休息。几个中国人竭力压住内心的得意,也都不说话。车子开得飞快,只听到窗外的风声呼呼作响。孟启虞后来竟在车上打起鼾来。

    当车子来到机场的时候,海丝忽然说道:“对不起,我不能就这样走了,我必须亲眼看一看工厂。”

    孟启虞、凌敏一时间目瞪口呆。

    海丝要求无论多晚,今天都必须去验厂,她要亲眼见到她在轻工局会议室看到的那些图纸上的厂房,那些车间和仓库。要通知向华已经来不及了,凌敏和孟启虞只好硬着头皮同意了她的要求。

    面包车穿过市区,路边的商店正在关门,街上行人稀少。车内,谁也不说话,只听见汽车轮胎低沉的滚动声。接近厂区的时候,凌敏甚至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汽车直驶到海尔厂的大门前。反正豁出来了,凌敏跳下车,打开车门,请海丝下车。就在海丝、孟启虞和王信刚刚从车上下来,把脚站稳的时候,奇迹出现了。灯光昏暗的厂院里,办公楼外墙的高处,刹时亮起了一盏大灯。大门为了迎接海丝的到来,隆隆地打开了。那灯将厂区照得通亮,向华、龙建平、孟晓洁、汪涛、常立夏、侯胜和四百多身着工作服的工人排成欢迎的夹道,从厂门口直通到车间。

    海丝、凌敏、孟启虞和王信,都惊奇地望着这一切。

    海丝将双手抱在胸前,惊奇道:“他们这是干什么?”

    凌敏答道:“厂里的工人一直在等待着你,欢迎你。"

    向华在工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迎上来,握着海丝的手:“你好,海丝女士,我是本厂的总工程师,我叫向华。”

    海丝把向华拉向怀中,与向华热情拥抱:“谢谢你,我的同行,你们真让我感动。”

    凌敏又介绍了龙建平和厂里其他几位干部,然后由向华带领着海丝等人从工人的队伍前经过。海丝看到,一些工人穿着打补丁的工作服,虽然新旧不一,但都洗得干干净净,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而真诚的微笑。海丝一边向他们微笑点头,一边用生硬的汉语说着“你好!”

    向华带着海丝走到车间门口。海丝发现墙上新刷的颜料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用手一摸,还未干,墙根下还留有斑斑点点的水渍。李大茂见海丝走过来,赶忙去收忘在地上的一个颜料筒,慌乱中把桶碰翻,蓝色的颜料流了一地。这些,都被海丝看在眼里。

    海丝回身环顾厂区——视野所及的墙全被蔚蓝色覆盖着。

    她有些感动,努力控制住情绪,跟着向华等人走进车间。

    车间被灯光照得通明。

    海丝环顾四周——极其简陋的车间显得十分空旷,其中一半的场地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凌敏介绍道:“我们留出这块地方,准备安装你们的生产线。"

    破旧但擦洗得非常干净的旧生产线,整齐地排列在车间的另一半。李腊月等工人们在专注地工作着。

    凌敏介绍:“德国生产线投产之前,我们还在生产原来的冰箱,虽然它的质量不高,但我们得靠它给员工们发工资。"

    海丝不动声色地听完凌敏的解释,走到生产线前一台旧机器旁,用手摸了摸,手上没有一点油腻和灰尘。她的脸上显示出一丝肃然。

    大篷布罩在车间尽头,上面贴着一条标语:“大干三十天,迎接德国生产线!"

    车间上方,拉着一条横幅:“好日子需从苦日子里创造出来!"

    王信为海丝翻译了两条大标语的内容,她的神色更加肃然。

    海丝走到车间尽头,揭开大篷布的一角,里面露出一堆破烂的机器。她摇了摇头。

    凌敏一直紧张注视着海丝的动作和神情,此刻感到十分尴尬。

    海丝指着大篷布遮盖的破烂机器,看着那些从车间外面围拢过来、目光中充满期待的工人们,对凌敏和孟启虞等人道:“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众人一时无言以对。这是向华的主意。工人们在清理车间的时候,清出来大批废旧机器和零部件,本来应该送进废品仓库处理,可是要搬运这么多沉家伙,一时找不到运输工具。为了遮丑,向华就叫工人把它们都堆在车间的一角,又找来一块大篷布遮盖上,她没想到海丝会揭开这个大篷布。在生产车间堆放着如此多的废旧零部件,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海丝坚持追问。

    凌敏觉得自己不能再遮掩了,他凝重地看着海丝:“我们需要你们的生产线。"

    海丝万分感叹:“我知道你们今天对我都做了什么,我也知道你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在验厂单上签字。"

    孟启虞笑得有点尴尬,但他认为自己应该说话了:“海丝女士,如果我们国家的一切都像德国一样先进,我们就不必跑到德国去买你们的生产线了。"

    凌敏停了一下:“目前,我们国家还比较穷,但我们正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海丝道:“不不,我想你们一定是误会了。"

    大家怔怔地看着海丝,她的表情里面,似乎有一种被误解的痛苦。

    海丝道:“第三世界国家的工厂,我见过不少。工厂环境并不是我要考察的关键,我最需要知道的,是我们的合作者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她抬头看看头上的横幅,“你们使我想到了我的父亲,在战后德国工业复兴时期,我父亲的生活也很苦,他和他的同伴们没有暖和的衣服,经常饿肚子,但他们坚强地走出了困境。就像你们这条标语,德国的今天也是从苦日子里创造出来的。"

    王信沉静地翻译了这段话。

    凌敏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海丝握住凌敏的手:“你们是我见到的最有尊严、最有奋斗精神的一群人。你们为了引进利勃公司生产线所付出的努力,让我感动。我会签署验厂合格报告的,能跟你们合作,我感到荣幸。"

    凌敏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我以为……你……太好了!"

    海丝与向华握着手:“我的同行,很高兴认识你。"

    向华的眼里满含着泪水:“谢谢,谢谢!"

    汪涛、常立夏、侯胜、孟晓洁、李腊月站在数百员工的队伍中,一个个一脸的喜悦和感动。

    不久,一天午饭的时候,常立夏端着饭盒去食堂,碰上迎面走来的孟晓洁。

    孟晓洁把常立夏拉到路边,悄声说:“立夏,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德国的电冰箱生产线设备运来了,咱们厂要派十六名技术人员和工人去德国培训,名单里有你!"

    常立夏高兴地说:“真的?"

    孟晓洁道:“干吗骗你,上午厂务会定下来的。"

    常立夏立即想到了她,他想有更多的机会和孟晓洁在一起,便问:“那你呢?有你吗?"

    孟晓洁显得有点沮丧:“我呀,不干技术,没这份福气!"

    常立夏说:“那汪涛、侯胜他们……"

    孟晓洁说:“别担心,你们三个大学生都去!哎,名单还得送局里批呢,你现在千万别说出去!"

    常立夏试探说:“给汪涛、侯胜透点风行吗?让他俩一定保密。"

    孟晓洁点点头:“我就知道你憋不住。"接着又顽皮地说,“我提前给了你一个惊喜,你怎么谢我?"

    常立夏想了想,直视着孟晓洁,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送你一束黄玫瑰,喜欢吗?"

    孟晓洁脸一红,跑开了。

    常立夏笑望着她的背影,目光里含满了欣赏和爱慕。

    汪涛得知厂里派他们去德国培训的消息之后,着实高兴了一阵。星期六傍晚下班前,他和侯胜推举常立夏出面,请凌敏到他们宿舍来一下。

    凌敏到得很守时。三个大学生热情地招呼他坐下,汪涛揭开桌上的报纸,只见几个饭盒和大瓷碗里装满了酱牛肉、香肠,还有一盘凉拌胡萝卜丝、一盘花生米。侯胜把两瓶白酒放在桌上,又给每人面前摆了个茶杯。

    凌敏看看酒菜,又看看三个小伙子:“你们不是找我谈事吗?这是干什么?"

    汪涛给每个人的茶杯倒了半杯酒:“凌厂长,厂里决定送我们去德国学习,我们几个从心里头感谢你!我们不会拍马屁,也不会说好听的,你就……和我们一块儿喝两杯吧,来,干!"

    凌敏道:“我不会喝酒,这……"

    汪涛:“凌厂长,你为了给工人发工资,一气喝过四十杯子酒,你以为我们不知道?"

    凌敏笑着说:“那是没办法……"

    常立夏说:“今天不让你喝四十杯,只喝这半杯!"

    凌敏看看杯里的酒,再看看大学生们真诚的目光:“好,就这半杯,你们干,我慢慢喝。"

    三个小伙子忙道:“行,行,你随意。"

    汪涛真诚地说:“凌厂长,说老实话,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希望去大点的国营厂,或去个研究所什么的,没想到一下子分配到青岛市二轻局,又分到这么个小厂。在老百姓眼里,咱这个厂的地位,也就比环卫工人强一点点。所以,刚来厂的时候,心里憋着一肚子气,罢工、偷懒、怕苦怕累,给厂领导惹了很多麻烦……出国学习的事,我压根儿就没想……"

    凌敏看着他:“真的没想?"

    汪涛不好意思地笑了:“要说没想是假话,但我觉得想也是白想,就冲我进厂以后的表现

    ……"

    “人年轻的时候,谁还不做点出格的事儿?来,喝!"凌敏又喝了一小口,放下杯子道,“说真的,你们算赶上好时候了。我高中没毕业就碰上了‘文化大革命’,大学的梦给断了。好在是独生子,免了上山下乡,十八岁那年顶替父亲进了工厂。可我不甘心这辈子就当个没文化的工人,当时青岛市所有的大学都停课了,只有一所夜大还办着,我每天就骑一个多小时自行车去上夜大,连晚饭都顾不上吃。这么坚持了四五年,学完了大学的机械工程和企业管理……可在那个年代,学了知识用不上……现在好了,海尔厂虽然又小又穷,可它毕竟是一块施展抱负的舞台……这次送你们去德国,就是想让你们开眼界,长见识,把人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学回来。现在,我们引进他们的冰箱生产线;将来,我们要向他们出口自己的冰箱!咱们中国人,得有这个志气!"

    三人被凌敏一席掏心窝子的话深深感动了,一齐端起酒杯和他碰杯:“凌厂长,喝!"四个人一仰脖把杯里的酒干了,心里被烧得热呼呼的。

    出国学习小组一共十六个人,兼顾了技术干部、车间技术骨干。为了省钱,除了向华担任领队,没有一个厂领导。向华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每天加紧对出国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凌敏只要有空,也赶来督阵。他们深知这次出国机会来之不易,花的都是海尔员工勒紧裤腰带省出来的钱,绝不能让它打水漂。

    这天,向华像往常一样在会议室对出国学习小组进行培训。她说:“中国现在冰箱标准太低,我这次带着大家去科隆,一定要把德国人做冰箱的本事学回来。各个工位上德国人怎么操作的,是什么标准,就是一颗螺丝钉的上法,也要记得清清楚楚。咱们培训回来之后,不但要制定出一套比较高的冰箱标准来,还必须教会各个工位上的工人操作……"

    孟晓洁忽然急匆匆地来到门外,推开一条门缝,冲坐在向华旁边的凌敏招了招手。凌敏走了出来。

    凌敏问:“什么事?”

    孟晓洁一脸生气的样子,把一张纸塞在凌敏手里。

    “你看吧,局里把出国名单批下来了。”

    凌敏接过那张纸,没注意孟晓洁的神色,高兴道:“已经批了?太好了……”话才说到这儿,脸色就突然变了,他看见这份他们上报的出国人员名单上,向华的名字被红笔划掉了,而且旁边还有一条批示:“向华不宜担任出国培训小组领队,请另行考虑人选。"

    凌敏正想问孟晓洁什么,向华从会议室里走了出来。凌敏要把名单收起来,已经来不及了。

    向华看到凌敏神色不对,说:“我看看,批的什么?"一把将名单拿过来看,顿时愣在那里。

    晚上,凌敏来到孟启虞家,他站在客厅中,十分激动:“……资产阶级家庭出身怕什么呢?怕她出国逃跑?出卖国家机密?啊?"

    孟晓洁端来一杯茶,重重地放在父亲面前:“都什么时候了,还搞极左那一套!"

    孟启虞板着面孔:“你少插嘴。"

    孟晓洁赌气地说:“这是自己家,又不是在你们局里。"说着生气地走到里屋去了。

    卫荷走过来给凌敏沏茶,微笑着缓和气氛道:“先别急,有话慢慢说嘛,喝茶。"

    凌敏端起杯子,又放下:“孟局长,说真的,向华是我们厂最优秀、责任心最强的技术干部,只有把出国小组交给她,我才放心。"

    孟启虞说:“凌敏,这个决定是局党组做的,有些话我不好说。"

    凌敏道:“你都不好说,那我们下边怎么办?孟局长,你想没想过,如果这次出国小组不让她带队,会给她带来多大伤害?有一回我问她,你们这些知识分子,最需要什么?她说:最需要的是信任。她就是因为珍惜局里给她的这份信任,才在海尔没日没夜地干……要是领导上不让向华去,那我们就不派人出国学习了。"

    孟启虞皱着眉头:“凌敏,你怎么能这么意气用事!"

    卫荷从厨房出来:“老孟,向华是海尔厂负责技术的总工程师,出国培训她不带队怎么能行呢?我想,按现在的政策,向华的出身问题也不会影响出国的,你那老脑筋也该换换了。"

    孟启虞放下茶杯,对凌敏道:“好吧,你们党支部打个报告,表达一下你们的意见。我拿上它,去跟局党组的几位同志商量一下。"

    凌敏严肃地说:“如果出问题,我负责。"

    孟启虞道:“你负责?说得轻巧!真出了问题你负得了什么责?到头来还是我负责。"

    夜深了。向华靠在床上还在生气。向华的丈夫老杨——国营青岛机械厂的总工程师,也靠在床上,一边看书一边劝慰:“……想开点,不让去,咱就不去,以后有的是机会……"

    向华道:“我不是为自己争什么机会。你说说,咱们这些人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不就是希望学有所用、报效国家吗?可无论咱们怎么努力,为什么总也得不到信任?局里派我去海尔厂干什么?当总工程师。既然是总工程师,就得为厂里的技术生产负责!这次出国学习,关系到海尔厂的前途。如果派出去培训的人学不好,那套生产线就白买了……"

    老杨不以为然地说:“哎呀,你这是杞人忧天!我就不信,没有你,海尔厂就关门了?"

    向华说:“你别说,我还真是放不下这个心。"她起身边铺床边嘟囔,“说得好听,尊重人才,相信、依靠知识分子。哼,一到具体问题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照这样,什么都干不成!"

    这一夜,向华在床上辗转反侧,没睡好。第二天,一进办公室,她便趴在桌子上写辞职报告。写几行字,看看,把纸撕掉,扔进桌下的纸篓。再写几行字,看看,又把纸撕掉。不一会儿,纸篓里的碎纸已经堆得很满了。

    正当她写写撕撕的时候,凌敏拿着一封公函,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办公室。

    见凌敏进来,向华忙用一张报纸盖住自己写的东西。

    凌敏将公函藏在身后,故作冷淡地问:“你写什么呢?神神秘秘的。"

    向华用手捂住报纸。

    凌敏揭开报纸,拿起稿纸一看:“辞职报告?"他把报告往桌上一放说:“我都替你写好了。"

    凌敏从信封中抽出一张公函,递给向华。

    向华一看,是轻工局党组的红头文件:《关于批准向华同志参加出国培训的决定》。

    “这是?”向华笑了,“你这是打哪儿弄来的?”

    凌敏道:“昨晚上我去找了孟局长,我告诉他,如果不叫你去带队,那我们海尔厂就不派人出国了!”

    向华眼含泪花看着凌敏,激动和感激之情在胸中翻滚。泪水终于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面颊滚落下来。面对凌敏兄弟般的关爱和信任,这个一向在人前要强的女人,再也抑制不住用手蒙住脸,趴在桌上抽泣起来。

    赴德的行期终于到了。向华、汪涛、常立夏、侯胜、李腊月等十六个出国小组成员穿着质地与样式相同的化纤西装,提着同样的旅行箱站在列车车厢前。他们先要乘火车到北京,再从那里飞往科隆。

    凌敏、龙建平、孟晓洁前来为他们送行。

    在一一握手道别的时候,孟晓洁在常立夏面前多站了一会儿。她塞到常立夏手里一袋小零食,说是给他们三个大学生吃的,满眼的热情却只对着常立夏。汪涛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孟晓洁,想说几句告别的话,又终于忍住了。

    开车的预备铃响了,人们陆续上了火车,只剩下向华还和凌敏立在站台上,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四目相对,深切的信任、庄重的承诺尽在不言中。

    向华带队出国两个月后,凌敏突然接到孟启虞的一个电话。

    “刚才接到海关通知,说你们从德国运来的三千五百套冰箱零部件,没按规定申报,海关要按走私物资没收。"

    凌敏感到非常意外,也非常不满:“我们引进生产线不是报批过吗?"

    “那是两回事,一个是生产线,一个是冰箱零部件!"

    “这有什么区别吗?”

    “市外贸局说有区别。”

    凌敏恼火地说:“那当初市外贸局为什么不提醒我们?现在出国培训人员就要回来了,如果那些冰箱零部件被海关扣起来,我们的新生产线怎么开工?"

    “你以为我不着急?都火烧屁股啦,光着急有什么用?我已经向市外贸局汇报了,他们也很重视。刚才李局长打电话来,说市长答应亲自给海关打个招呼。你快点过来,我们马上去海关。"

    凌敏赶到局里的时候,孟启虞已经坐在皇冠车里等候着他了。他上了局长的车,风驰电掣地向海关大楼驶去。

    海关办公室里,关长把一摞海关文书交给孟启虞看。

    关长道:“刚才程市长给我打电话,要我关照一下。可是我这条线不属他管,我得听海关总署的。现在上边正抓官倒呢,市里越打招呼越难办。如果我放你们,我这个关长就得下台。"

    凌敏道:“我们不是走私,市里可以证明。"

    关长道:“证明也没用。”他指着孟启虞手上的文书,“上面才下的文,看这儿,冰箱零部件、彩电零部件,洗衣机零部件,都当成品对待,无申报手续的,一律按走私处理,铁板钉钉,没有通融余地。"

    凌敏问:“能不能补报一个手续?"

    关长笑道:“补报?那就更难了。现在一个批文值多少钱,你们知不知道?上百万!还得走对门路。"

    孟启虞赔笑着恳求道:“能不能请关长暂缓处理一下,我们试试,立刻去补报手续。"

    关长想想:“那最好,也省得我在中间不好办,不过记住,两天,我只能给你们两天的期限。"

    孟启虞道:“这事儿必须到北京办,可明天就是星期五,无论如何也来不及啊。请你高抬贵手,宽限到星期一吧,反正你们星期天也不办公。"

    关长看看孟启虞,道:“好,那就再加一天。如果星期一你们的批文不到,我就按走私物品全部没收。"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