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对加入WTO的思考

为了方便阅读《总裁的智慧》,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中国制造业对加入WTO的思考

    陶建幸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场严峻的挑战,这已经成为共识。问题是,我们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对于这个问题,具体到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答案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样,但有一点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的企业应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全球分工,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不断发展壮大自己。中国制造业更应如此。

    可以预见,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对手和合作对象主要是大型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发动机,是全球直接投资的主体,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跨国公司正努力将全球经济推向一体化。

    不可否认,跨国公司在综合竞争实力上确实是强大的。尽管如此,我以为,中国的制造业仍然具有非常鲜明的比较优势。

    这种权对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劳动成本优势。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和价格相对低廉,在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这种优势表现更为明显。据德国Werner公司1998年对58年国家纺织业劳动力成本调查资料,我国劳动成本位居52位。另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大陆的劳动力成本仅占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1/10。虽然劳动力成本在制造业领域的各个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不尽相同,但就总体而言,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在全球市场中是具有相当竞争力的。

    第二是本土化优势。

    我国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这将使在中国本土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制造企业本土化的优势更加凸显。以家电业为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中国每百户家庭彩电的拥有率为100.5%,洗衣机拥有率为89.1%电冰箱拥有率为73%;而农村市场彩电、洗衣机、冰箱的拥有率分别仅为27.3%、21.9%和8.5%,说明农村市场远未饱和,广阔的国内市场前景,使得熟悉中国国情、对国内市场和消费心理需求有较深刻的了解、且品牌在中国本土已具较强亲和力的国内强势企业本土化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

    第三是某些行业和企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造业中的一些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在长期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人才和资本优势,掌握了某些核心或关键制造技术,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由于较早地经受了国内外家电品牌的洗礼,我国家电业得以快速发展,中国的家电企业主导着80%的国内市场。一批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家电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中站稳了脚跟,而且已经开始实?quot;走出去"战略,产品、设备和技术成功打进了国际市场。

    除此之外,中国制造业还具有资产总量可观、已形成相对较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工业体系比较健全的有利条件。

    但是,我们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差距大致可以用"低、散、弱"三个字概括。

    一是总体技术水平较低,由于国家基础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和企业科研投入的相对不足,导致中国制造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对未来的技术储备相对不足,不得不在一些核心部件上依赖国外进口产品。国外大型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占销售额的4%-10%,而我国制造业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还不到1%,春兰作为国内科研投入较大的企业,每年的研发费用5-7亿元,也仅占销售额的3%左右。从绝对值上看,我国机械工业的科技研发费用仅为美国的1/50,日本的1/40,韩国的1/3。美国的一些制造企业1990年就已经做到了"三个三",即产品的生命周期为3年,产品的试制周期为3个月,产品的计划周期为3个星期。而我们的产品平均生命周期为10.5年,平均开发周期为18个月。我们春兰的产品平均开发周期也长达6个月到1年。

    二是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投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且产品趋同化现象严重。在中国1600家造纸厂、400多家啤酒厂、130多家洗衣机厂中,达到最小合理规模仅分别为8%、12%和7%。仅就汽车而言,我国近几年汽车总量始终在150-180万辆之间徘徊,但被承认的汽车厂家就有120多家。而美国年产1800万辆,也只有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家。

    三是经营管理能力较弱,劳动生产率不高,有好多企业销售收入虽然上去了,企业规模虽然看起来做"大"了,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的能力不强,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非常之低。以人均年劳动生产率为例,美国1994年为9.37万美元,日本1993年为10.4737万美元,德国1994年为7.655万美元,而我我们国家1996年的人均劳动力生产率才0.22万美元。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使我们在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削弱,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除此之外,我们在人才、品牌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不小差距。

    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国外跨国公司大多是经过了近百年左右的时间发展成现在的规模,而我们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不过才20多年的时间。1986-1997年,中国制造业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快速增长,这个速度令全世界瞩目。我国的对外贸易继1997年跃升到世界十强以后,1999年跃升到世界第9位,2000年继续上升到第7位。而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制造业的出口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1999年的统计数据,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是89.8%。这些成就,是在我们没有加入WTO之前取得的。所以我认为,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差距虽然是客观事实,但同时我们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达到了相当的水平,随着我们在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上的不断提高,随着企业自身"内功"的不断加强,以及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种差距一定可以不断缩短和逐步消除。

    中国古代有个故事,叫做"田忌赛马"。田忌是个聪明人,他没有用自己的良马去与对方的良马比赛,而是用良马和中马去与对方的中马和劣马比。结果赢了比赛。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在竞争中取胜,一定要善于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所谓"以己之长,攻其所短"。鉴于此,中国制造业在目前情况下,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可以参考。

    谝恢帜J绞浅浞址⒒永投Τ杀居攀疲⒄钩杀局鞯夹图庸ひ怠?br>

    我想,这可能是劳动力成本和熟练技术工人的优势比较突出、但自主研发能力和自我品牌实力相对比较薄弱的制造企业的现实选择。发展成本主导型加工业,可以采用OEM或ODM生产方式,也可以与其他强势配套和合作,以劳动密集型和物美价廉的产品间接参与市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发展,都走过了一条道路。在我国,这条道路也已经走了10多年时间,广东、浙江和江苏南部许多企业走的都是这样的路子。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符合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实际情况的,也是具有较强的生命力的。加入WTO以后,这种模式必将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应当继续走下去。

    第二种模式是指:在资本和技术相对比较密集的行业,可以与国际大公司合资、合作、共同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发,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我国的汽车工业,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与国际著名公司的合资和合作,逐步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产品已从单一的载货汽车发展到载货汽车、客车和轿车等多种系列产品,特别是在轿车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与国际著名品牌共同参与市场拓展、稳步扩大国内市场销售的同时,自身的科技水平和市场开发能力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我们春兰进入汽车产业,就是本着这样的思路。在豪华中型卡车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的同时,我们正在加快与国外公司的合作进程,积极准备介入重型卡车市场。

    第三种模式是指:在某些行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掌握相关产品的关键制造技术、且品牌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企业,可以直接开拓全球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模式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在完成初始阶段的资本积累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在全球市场直接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不断学习,逐步取得经验,缩小差距。我觉得又可以把这种模式理解为两上层次:第一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产品、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开店。家电行业是实施这种模式的典型。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家用电器的出口增长迅速,多数产品的出口量保持两位数字增长,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出口基地。2000年家电产品出口额超过51亿美元,较1999年39亿美元增长了33%。1993-2000年的八年间,中国空调器出口量平均增长率为72.66%,电冰箱出口量平均增长率为37.65%;其中2000年的出口增长幅度更分别高达87%和56%。我们春兰的海外营业额也连续四年成倍增长。但是,与国际上真正的大型跨国公司比起业,我们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牌影响力都差距甚远,我们要向这些竞争对手和合作对象学习,争取在全球战略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事实上,我也经常看到一些报道介绍,对于我国加入WTO,有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表示了强烈的担忧。为什么?——实际上,他们也是怕我们凭着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战胜他们。竞争对手害怕的,正是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和强化的。所以,虽然企业经营没有固定的模式可言,但是,充分发挥和不断积累自己的比较优势,都应该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应当指出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不足以解决中国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有的甚至是相当严重的,如不加以重视和解决,势必会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极大障碍。

    就企业内部而言,主要问题有三:

    一是人的问题。

    人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要素,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一方面,我们的人才队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目前就已经相当匮乏,另一方面,大量的国内人才还在源源不断涌向国外和国内的外资企业。据一份报道说,目前清华、北大的部分热门专业,如生物、计算机等,应届毕业生出国的比例已经高达70%。这一状况应当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面对这种形势,企业有必要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放到突出位置,对于人才,一要培养,二要留住,三要使用。同时,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应积极推进海外人才本地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加快吸引和使用人才。

    二是机制问题。

    中国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竞争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经营机制问题。经营机制不顺,管理停留于较低的水平,将会使企业不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和技术迅猛发展的现实,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水平,抵消了我们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因此,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经营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和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大力推进制度他新,推进企业内外部资源最大的限度有效整合,由粗放式经营真正转变集约经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三是观念问题

    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全球化进程加速实现、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原有的一些旧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显然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例如分配观念的问题、对政府的依赖心理的问题、狭隘的民族化情绪等等,这些观念不更新,企业在真正意义上的"做强"根本无从谈起。

    与世界经济的接轨,首先是观念的接轨。我觉得,中国企业应当冷静地总结、反思、扬弃和革新自己的经济理念,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树立全局观念和长远意识,用全球眼光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来指导实践。惟其如此,方能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节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从企业外部而论,主要问题是政府如何为企业创造面向市场的良好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多年来,中央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通过多次改革,使企业面向市场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在某些地区和行业,仍然存在着政府对企业行政干预过多的现象。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来,凡是企业真正面向市场、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企业就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反之,企业发展的阻力就越大,造成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对企业过多的不恰当的保护和干预,有时恰恰是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在大多数竞争性领域,政府完全可以放手让企业自主发展,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当然,企业自主面向市场,并不代表不需要政府对企业行为的正确引导、规范和扶持。相反,通过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规范,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和透明统一的政策法律环境,运用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措施有效地调控市场,这正是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重要保证。

    最后,我想说的是,任何时候,中国企业都不会惧怕竞争;任何时候,中国企业都欢迎竞争。加入WTO,面临着强大竞争对手的冲击,中国制造业反而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洗礼中茁壮成长,尽管成长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一些阵痛。

    我深信,面对WTO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始终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全球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发展壮大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制造业一定能以强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市场!

    谢谢。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