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恒久流传

为了方便阅读《网络英雄传》,请记住我们的域名www.gupiaoshuji.com 股票书籍
    人物背景:

    王志东:现为新浪网首席执行官

    1968年生于广东东莞

    1984——198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

    1988——1989年北京市北郊乳制品厂技术员

    1989——1991年北京大学新技术公司软件工程师

    1993——1998年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l998——至今新浪网首席执行官

    新浪网:

    成立于1998年12月,由四通利方与海外最大华人网站华渊生活资讯网合并而成,是

    致力于为全球率人提供全方位中文网络咨询服务的一家国际网络公司,目前在祖国内地。

    美罔和台湾等地建有分公司。新浪网的目标是实现“以简单沟通,与世界互动”的构想,

    成为全球华人全功能的网上生活社区。

    人物自白:

    一段很沉重的经历

    IM3年成立四通利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在新天地的失败。一个很好的技术,加

    上恰当的时机和迎合当时市场上用户的需求,运气加产品,使得新天地的成长非常快,

    但对我个人来说,新天地是一段很沉重的经历。当时创办四通利方最简单的一个原因就

    是为自己争一口气,否则当时选择出国会是更轻松易行的一条路,我也有充足的条件去

    某一家大公司任职,但当时总觉得既然已经在国内已经做到了这一步,就应该“哪里摔

    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也很凑巧,1993年四通正好完成了在香港的上市,准备投资一些有发展潜力的项目,

    四通开发部的王杰、主管刘总和刚被四通“招安”任总工程师的严总三人知道我的境况

    后,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把我“挖”过去。我当时觉得国内的环境很不好,想歇一段时间

    再说。他们就说: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你就尽管说。我就凭着自己的想象,设想认真要

    办好一家公司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最后琢磨出了这样几点要求:首先,公司的投资力度

    要大,否则3、5万的投资我自己都可以去借贷;其次,只做高科技(后来这一定义又被

    慢慢缩小,从只做软件一直到只做中文软件),除此之外的一律不做;第三,管理上要

    独立,所有权和管理权分开,我希望由懂得这一行业的人来运作企业,公司有独立的人

    事权和财务管理权,采用总经理负责制,由总经理通过董事会向所有股东负责,这也许

    就是后来人们谈论最多的“产权明晰”;最后一点是希望公司在分配体制方面有所突破,

    能给公司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的股权。我跟他们说,如果不能考虑这四点要求,

    那就算了。

    别无选择当总经理

    能提出这四点要求,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自己和朋友亲身经历的一些遭遇,还有一

    部分隐隐约约在起作用的是我所了解的美国硅谷一些公司的做法。现在回头看,这几点

    多少有些像风险投资的原则要求。就这样,四通利方公司就成立了。

    在这一过程中,在总经理的人选方面,发生了一件我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四通曾跟

    我讲:按照管理独立的原则,四通不会给派总经理,你看上了合适的人选,我们就会尽

    最大努力让他过来。在当时,我也并非故意要排斥四通的人,因为当时公司内部对软件

    业务有全面了解的人也没有,于是大家都在很积极努力地寻找,但一直未找到合适的人

    选,结果拖了有半年,最后没有办法,我只能自己任总经理。

    目睹许多“战友”倒下

    从1993年底成立,四通利方经历了几个阶段。从1993年到1995年8月微软推出

    Windows95,是四通利方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即通过Richwin这样的拳头产品做公司的品

    牌,从而确立了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并且把开发出的产品转化为商品,占有一定的市

    场份额来扩大公司的影响力,这也是非常艰难的一步。Richwin不像中文之星,后者有

    非常好的市场机会,Richwin在1994年推向市场时,微软的SPV已经面世,中文之星这样

    的中文平台在那一年也特别热闹,而四通利方完全是一个新组合,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磨

    合,所以工作难度相当大。两年后,到1995年四通利方连续推出了RichwinForNT、

    RichwinFor052、RichwinForWindow95三个版本,在市场上的OEM战略也初见成效,

    包括HP、康柏等厂家也开始OEM我们的产品,四通利方也称得上是国内第一家采取这一

    策略的商家,与此同时,我们与微软也开始了合作,媒体、政府也给了相当多的关注和

    支持。我当时也松了一口气,公司终于站起来了。

    到1995年,许多前两年很红火的公司都陆续倒下了,我当时也在考虑公司持续发展

    的问题,而且不能再犯在新天地那时的错误。我们也发现公司在体制、经营战略等方面

    都有很多的欠缺,同时外面也有很多的机会,也就开始考虑公司如何走国际化的发展道

    路。紧接着,我们开展了历时两年的海外融资计划。当时国内知道风险投资的人并不多,

    谁也想像不到国内的公司能被美国的一些投资银行看上,也没有这方面的先例,而我当

    时的感觉是:不这样做,公司很难真正有大的发展。

    心目中的“硅谷模式”

    要去国外融资,与我潜意识里一直在影响我的一本书不无关系。大二、大三时,我

    熟读了一本讲述许多硅谷故事的《硅谷热》,从苹果公司的成功故事里;我也第一次知

    道了风险投资,给我后来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995年7月,我第二次去美国时,

    我就寻找曾经为Netscape做上市的摩根斯坦利银行。费了一点周折后,我找到了该银行

    的RossSteven到1996年元旦,我与Rosssteven正式签署合同,请他做我们的投资顾

    问。

    从1995年开始融资到1997年9月,四通利方经历了发展上的第二个阶段,我们对公

    司进行了全面改组和战略调整,这一转变的契机就是我们充分刮用了跟风险投资家和投

    资银行专家合作的机会。其实在当时钱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这样做我们就不是停留在融

    资的层次上,而是在公司的营业计划、发展战略、管理架构和产品战略等方面与投资人

    合作,想在美国的硅谷运营模式和公司实际情况之间找出一个结合点。

    感受Internet热浪

    1996年初,我们制定出了第一个商业计划,然后又进一步花了许多时间来试验。在

    这一过程中,我们又凑巧遇到一个机会,就是从1995年底到1996年初的Internet热潮。

    1996年年中四通利方就开始实施Internet战略,这其中包括RichwinFOrInternet的产

    生和利方在线网站的开通。当时在外人看来,这两件事未必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好像只

    不过是Richwin又多了一个功能,卖得又火起来了。实际上,它对公司的未来已经发生

    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1995年底到1996年初,我连续三次去了美国。1995年我去摩根斯坦利银行时,他们

    正在给Netscape做上市,市场上还是风平浪静;等到我10月份去时,发现那边的天已经

    变了,所有人都在谈Internet,每个人都因为Internet一而感到兴奋。我也花了三天三

    夜在美国泡网,有了更进一步具体的体验。1996年2月,我去美国参加一个技术投资方

    面的研讨会,会上许许多多的公司都在大谈Internet,我已经强烈感受到了美国那种袭

    人的haeme热浪,也更加坚定了把Internet作为公司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如果当时我

    不走出这一步,和投资界建立如此紧密的关系,恐怕也不会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这些问题。

    当时我的投资人也提醒我,一定要密切关注Internet的发展,而且要想办法如何使公司

    的发展适应Internet的时代。

    回来后,公司马上进行了战略调整,当然我们希望是一种平滑的过渡,在公司的现

    在和未来之间找到一条路径,而不是全盘推翻已有的商业计划,一下子变成一个网络公

    司。1997年初,我们连续完成了两个重要事情,一是获得了国家863计划中的

    Internet/Intranet平台开发项目,二是与Sun公司共建Java实验室。随着这两个项目的

    启动,到1997年5月时,四通利方在Internet上的布局都已经基本到位,就像下围棋一

    样,几个重要的棋子都已经摆到很适当的位置,尽管看上去有些单薄,明白人一看就会

    发现,每个点已经到位。公司这样做也给了投资人非常大的信心,我们在布局、战略眼

    光和发展方向上的敏锐意识和迅速准确的卡位和执行能力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1997年

    他们下决心完全同意投资计划,对公司的估价超出了许多人的意料,包括我们的投资顾

    问。9月份,所有的法律手续完成,公司基本的调整也完全到位,成为四通利方发展过

    程中的第二个阶段。

    一同捞起了华州

    从1997年9月到1999年3月,公司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打下了基础,瞄准了方

    向,公司开始了助跑。从基金、内部机制、合作伙伴和技术设施方面的改造都一应具备,

    急需考虑的就是公司下一步该如何发展。有人问我:四通利方做软件已经赢利,你融资

    来的650万美元怎么化掉?原先一家银行看到我们的固定资产太少,一直不敢给公司贷

    款,到1997年底时我们再去贷款时,他们很纳闷地问:你们已经很有钱了,还要这些贷

    款干什么?

    实际上,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该如何花这笔钱?从1997年到1998年,我又连续

    三次去了美国;期间通过华登银行的茅道临见了20多家各式各样的公司。当时他问我需

    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我就提出软件公司、硬件公司。互联网公司。中国人开办的公司

    和美国人开办的公司等每种都给介绍一些,结果我每次去美国时会见的日程都安排得满

    满的,而这张网撤下去,华渊(SRSNet)自然也被捞了上来。1998年8月我第一次看到

    SRSNet时印象非常深刻,与利方在线很相似,它也只做中文网站,我开始琢磨两者间

    竞争和合作的问题,并且在思考四通利方如何去应对。

    一网搭起了华渊后,我更加明确了公司的发展方向,9月份,公司开会通过了未来

    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一计划正在实施时,姜丰年来到了北京,我去拜访他,结果一个月

    里,我们从合资谈到了合并,好像是在转眼之间,难以想像的事情就很快发生了。

    一个月论婚嫁

    现在看来,四通利方在前两个阶段所打下的基础对后来的变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太

    基础平台的建设到品牌的影响力,再加上历时两年的融资,没有这些,与华渊的合并也

    不可能在一个月里就能敲定。从10月份开始,公司的工作任务变得非常繁重,从法律手

    续和文件的准备到新商业计划的制定、两个不同公司的磨合、更强的管理团队的搭建,

    所有的事情都堆在了一起往前赶。最重要的是原大两个公司都从未见过面,现在才见了

    一个月就好像谈婚论嫁一样,中间需要克服的困难非常之多。

    从1998年10月底到1999年4月12回合并网站发布的那一天,以新浪网重组的完成为

    标志;整个公司又胜利进行了新一轮的战略调整,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合并的同时,

    2500美万元的一个融资也做完了。

    从4月12日开始,公司进入了它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从人员、资金到管理,公司都

    有了自成立以来最好的基础,但如何使公司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成功企业,在覆盖的

    几个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立足,使得公司提供的服务让大家接受,成为我们所面临的新

    的巨大挑战。

    一见钟情背后的故事

    从见面到合并以如此快的速度达成,我与姜丰年一见如故的默契在其中起了很重要

    的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这当然与我们两个人的性格。背景和阅

    历相关,见面没几天,我们就各自亮出了自己的家底。另一方面,麦丰年在TedMicro

    的成功经历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同样地,四通利方在1997年所完成的融资也给对方建

    立了很强的信心,这是一见钟情背后的故事。如果双方都没有这样一种成功的过去,必

    须重新建立信任,在短短的一个月要做到这一点将非常困难,因为双方都要回去说服各

    自的员工、股东和董事。

    除此之外,双方所做的事情和各自的队伍都体现了很好的互补性,进而双方的合并

    对彼此来说都是最好的出路,几乎就像一个门当户对式的婚姻一样。

    重视江湖名声

    我是一个非常重视江湖名声的人,别人把事情托付给我,我就会很认真地对它负责。

    父母都是小学教师,自己从小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在个人理想方面比较执着,加上是技

    术出身,一贯注意维护个人品牌,为此也付出了不少代价。典型的例子是我曾不止一次

    交出源代码,而每次我这样做时,许多人都不理解,好朋友则把我骂一顿:哪有你这样

    傻的人,源代码不拿着,你手里的牌都没了!我说我不能给人以任何把柄,有理由就是

    有理由,不能把事情变成没理由。直到现在我也不后悔,认为完全应该那样去做,包括

    在四通,类似的事情做得很多,以后再有些什么新的想法和要求,大家就很容易建立起

    信任感来。

    通常地,美国的投资银行家们对于在中国投资都是心存疑虑的,但我的投资人在了

    解了我的情况之后,觉得非常可行。一个企业在真正要走向国际化发展时,这种所谓的

    个人品牌和公司品牌就变得非常重要。

    放慢速发往前赶

    在四通利方的发展过程中,我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不管做什么,一定不追求

    高速度,打好基础后再稳步往前走。我汲取当年新天地在两年内膨胀得连自己叫什么都

    不知道的教训,四通利方在每一阶段的迈进中,都是以一两年的时间为周期的。我们不

    是急于要在两三年内发财以后就撤的公司,以后的路还非常长,宁肯慢一些,把速度压

    下来,一个阶段。一个周期地往前走。

    另一方面,赚取短期的利润和尽情享受不是我们的目标,对我们来说,企业是我们

    自己的事业、奢望、梦想或者理想。而且就我个人来说,因为做技术出身,我感兴趣的

    不是赚钱,而是希望做点事情出来,而且只要运气好,方法得当,赚钱和做事并不矛盾。

    我经常跟人开玩笑说,自己从小的理想很简单,只为脱贫,不在致富,现在这一目标显

    然已经达到。我今天也在这样想:自己从学无线电到编程,大不了又能如何,找份工作

    或者开个家电维修店也能活得很好,这样一来我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就会更加超脱一些,

    把眼前利益看得谈一些,当然,这样做有时候也会有不少的压力。

    程序员与总经理只有一步之遥

    从一个程序员到一个管理者,这一转变的跨度很大,但同时每种角色之间也有贯通

    之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赖于过去的积累。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

    学校里所学的很多公式和定律在社会上未必都用得上,真正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大都是中

    学里就已知道的常识,大学里的专业训练只不过在锻炼你将来要运用到的思维方式,培

    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原先我在学校是研究电路,需要消耗各种各样的元器件,非常费钱,因为家里穷,

    我被迫改行。后来我发现,做软件简单,只要想办法敲开机房的大门,进去敲敲键盘就

    可以了,成本非常低廉。无意识闯进软件行业,我发现在一种变化中,人们会继承许多

    观念,并且能够从不同角度受到锻炼,而且任何时候你所学到的东西在以后的发展中都

    会被传承。就像程序员和总经理之间的比较一样,他们之间的差异人们都非常清楚,但

    在我看来两者之间却只有一步之遥。

    首先,他们关心的都是如何对手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和优先顺序安排,调

    动每个资源的积极性,让它们按照预先设定的一个目标前进,不同的是,程序员的所有

    资源是指令和语句,把简单的语句调整好,就会产生一个好的程序。好程序员与坏程序

    员手中的资源都一样,区别只是在于谁的组织能力更强。管理也是如此,对于一位企业

    的总经理来说,企业的员工技术、市场机会和合作伙伴等都是手中的资源,但如何按照

    目标整合这些资源使其有效运转,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好的程序员完全也有可能胜

    任一个好的总经理职位。事实上,从1995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学习风险投资。

    今天的公司组织不再是一个总经理底下带领一堆助手和哥们儿往前冲,也有人把我

    们现在的管理团队称作是“梦幻组合”,公司也成为一个跨区域的企业,如此庞大的公

    司规模下如何运作又成了我学习的新课题。现在也有人把Internegq作“第四媒体”,

    而四通利方从一家软件公司转向haerne,也面临着业务上的转型,这些变化在我看来都

    很自然,学会经验传承和改变自身角色的变化以应对外界的变化方面,也是万变不离其

    宗。

    摒弃程序员心态

    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之后,很多事情我都看淡了,不管出现多大的困难,也能泰

    然处之。在创办四通利方之后我经历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彻底摒弃了程序员心态,一般说

    来,国内外的工程师都是无意识地在寻找一个庇护所,总希望得到一个“为知己者死”

    的好环境,正是因为怀着这样的一种心态,一旦碰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就自然而然的

    萌发这样的感慨:我干吗要在这里干,大不了我就不干了!这种逃避矛盾的心态非常严

    重。但是当了总经理之后,对我最大的触动就是感到矛盾是躲不掉的,越是逃避,越是

    会慢慢将自己圈进死胡同里去。

    正面面对矛盾就大为不同,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去分析它,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

    法,当然这一转变的中间要经历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经常会责问自己:我干吗要这样?

    来回摇摆,慢慢地几个事情被应对过去之后,从无能为力的感觉到建立自信,心理承受

    能力也大大提高。

    以简单沟通与世界互动

    新浪网的一个目标是要使得人们不再视上网为一种负担,而是人们应该享受到的一

    种自然、轻松、简单、便利的生活形态,这也是网络应该赋予的特性,而不是像现在这

    样需要人们付出很大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和适应,以致扭曲人格,非要成为网虫不可,这

    叫作“以简单沟通”。另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大

    缩短了时空之间的距离,把人从一种孤立的状态扩散到整个社会中去,新浪网希望在建

    立全球华人的生活社区方面提供交流、理解、沟通和参与的一个最佳平台,充分体现网

    络互动胜的一面。

    其次,新浪网希望能为人们提供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服务。许多人只是从网络某一方

    面的功能来考虑,如搜索引擎、论坛或者电子邮件,呈现出分散、游离的特征,而网络

    要真正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必然要求提供完整的服务。正如软件从当初各自独立

    的数据库、电子表格、字处理开始慢慢集成为Office这样傻瓜式的平台产品一样,网络

    的发展也正在渐渐转向一种整合,雅虎。AOL都在不断吸收、整合,为消费者提供全面

    的服务,新浪网也要成为这样的一种“目标站”,进而成为全球华人的数字化生活平台。

    新浪网将会处在不断的改进过程中,最终目标是希望为普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提供

    最大的方便性,走进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当然,现在离这一目标还很遥远。

    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经常有人问我新浪网现在是一个软件公司还是一个媒体公司,我说,如果你硬要作

    这种两分式的划分,我更愿意称它为一种新型软件公司,它与传统的软件公司有两个重

    要的区别。首先,在传播模式上,传统的软件是通过光盘、软盘这种介质进行销售,现

    在四通的软件是集中放在服务器上,通过网络到达最终用户手上,而且用户的工作也是

    基于网络;其次,在营业模式上,新型软件公司与客户不再是一种买卖关系,而是一种

    服务关系,网站可能会提供免费商品,而收费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四通利方会利用

    自身的软件资源,在新的平台和营运模式下开发新一代的中文软件。

    现在对互联网公司下定义还为时过早,Internet还只是一个新生儿,而且每个公司

    对待自身业务的发展方向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浪网不会刻意去摹仿。我多年做

    软件的一个心得就是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对于用户来说,对他有价值的东西他才不会离

    开而被厂商锁定。另一方面,网络世界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不定形,每年、每天都在变

    化,Netscape面世时,谁也没想到雅虎会发展那么大;等到雅虎做得红红火火时,

    Amason又起来了;等人们的注意力被Amason所吸引时,eBay又诞生了。Internet是人类

    有史以来最具智慧的一个行业,根本就不能容忍扎堆,而兼容性、敏感性和应变能力对

    于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说变得非常重要。

    在IT工业,一个重要的规律是只有两种企业具有极大的竞争力。一种是特大型公司,

    依靠其规模和大投入来降低成本,像微软做Windows95曾花了对多亿美金,虽然每套才

    卖几十美金,但它是一个量大面广的通用产品,这和一个公司花20万人民币来开发一种

    软件显然不一样;另一种是特小的公司,几个人,成本低,船小好调头,专门做一个非

    常专业的产品。

    玩泡沫者必自灭

    对于四通利方来说,融资现在不是一个问题,公司也不会从此就要做什么“资本运

    营”。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肥新的商业计划推广开来,这是四通利方作为一家技术公司

    或者说互联网公司所要考虑的问题。许多人批评Internet是一种泡沫经济,在我看来,

    Internet的确有些泡沫,就像倒一杯啤酒也会出现泡沫一样,重要的是除了泡沫之外,

    里面的酒到底有多少,泡沫沉淀下来之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酒量。如果一家互联网公

    司的经营人员也把这一产业当作泡沫来玩,那他离灭亡之期也就不远了。

    有人喜欢把做公司当成一种玩钱的游戏,就像很多人看到的‘贷款游戏”一样,拆

    东墙,补西墙,不断地为自己挖坑,坑越挖越大,最后变成了一种孤注一掷的赌博。IT

    产业理智的投资者也会投资一些非常超前甚至只有概念还没有利润的公司,但他们看重

    的是公司的未来和它的技术能力。对于新浪网来说,它希望是一个真正在成长的公司,

    为人们提供的业务是实实在在的。

    如果倒退到15年前来看当时微软公司,它也是在玩泡沫。与当时的IBM惠普相比,

    后者有箱子、厂房和漂亮的流水线,而当时的微软只是集中了一群脑袋和一批即将淘汰

    的机器。但是15年来,微软一直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保持往前发展,现在谁也不会认为

    它是在玩泡沫,因为微软从来没有把软件产业当作泡沫来做。反过来看微软的价值,如

    果一天之内所有微软的软件无法运作,整个世界就会瘫痪,仅仅前不久在国内爆发的基

    于WindOWS的CIH病毒就使7000多台机器死机,损失10个多亿。微软的产品已经深入到了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它对社会的贡献即是其根本的价值所在。Internet公司也是

    如此。

    职业经理人的划分

    对于不同规模的公司或者一个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说,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规

    律。大规模公司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小规模公司也有自己的运作规律。以前在学习物理

    时,微观物理常常是研究一个分子或者原子的结构,再往上走时,比如要测试物体的温

    度,就必须研究分子的运动速度,这时就很难用微观物理来作为研究方法。一个三五人

    的企业和三五百人的企业及三五千人的企业的管理模式大相径庭,有人常常把企业的成

    长称之为青春期,而那些观念老化、体制僵化的企业则过早迎来了自己的更年期,对于

    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必须一个关口一个关口地越过,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管理技

    巧和方式,这要求企业的领导人必须有宽阔的胸怀,要么他自己努力、积极、主动地去

    学习、变化,与公司一同成长,带领公司往前走,这是微软的风格,比尔·盖茨将一个

    只有几个人的公司一直发展到今天拥有几万人的一个大公司;另外一种就是激流勇退,

    另请高明。

    对于许多公司来说,拥有很好的技术基础、市场机会,但一旦要上一新台阶时,就

    容易出现管理失控的危险,在美国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美国的职业经理人都有一种

    职业的划分,有的经理人管理的公司人数就是必须在1000人以上,1000-5000人的公司

    是这类经理人可以掌控的,再往上走,就超出了他们的能力之外。也有许多经理人最擅

    长把一个公司从Start-Up做到营业额100万,超过100万他就做不下去,干脆把公司卖掉,

    接着再做下一个,这也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因为他的能力和经验就适合这样的公司。

    对于新浪网来说,现在公司分布在祖国内地、台湾和美国这样一种复杂的结构提出

    了管理上的挑战,要为一种统一。整合的战略所牵引,如何处理本地和整体的关系非常

    关键;其次公司在进一步的整合上还有背景的差异,管理层在种族、文化和背景等方面

    的不同会影响到这一团队的默契;第三,新浪网这种软件与媒体相结合的模式,以前从

    未有过,能否实现完美结合也是一个挑战。

    不妥善怕失败

    IT行业最大的勉力在于机会永远存在。任何时候都有创造的机会,也有不同的成功

    方式,重要的是要冷静地看待自己的机会,不能盲从,在选择创业机会时,不可一味地

    模仿谁或者希望重演别人的故事,在每做一件事情时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选择出适合

    自己的路子。而在真正的机会到来之前,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旦有合适的机会,

    就要一头扎进去。有些大学生比较急功近利,大一时就开始跑生意,在外面揽活干,这

    样的利用效率却是最低、最可惜的,因为他把最宝贵的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机会白白浪

    费掉了,最后沦为与一堆中学毕业生一起抢市场。

    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因此不用害怕自己的时间里会

    有失败,而是怕时间被消耗掉。即使遇到问题,也要大胆去闯,失败没关系,可以从头

    再来,折腾两三次后,你也会成熟起来。年轻人之间的比较不是比大学里谁拿第一,甚

    至也不是比毕业后的两三年里谁拿第一,要比也是在毕业5年以后才能真正见分晓。大

    学期间和毕业后的三、五年里是一个人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的最好时期,千万不能为短

    期的功利所左右,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

    中国Internet行业的悬剑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视交流的民族,就连四大发明里,除了火药之外都

    是用于交流的工具,最近的例子则是寻呼业和无线通讯在中国市场的迅速普及。同样地,

    Internet最根本的作用就是用于交流,虽然它源于美国,但应该也是为中国人所熟练

    应用的东西,中国人运用Internet完全不应该有任何文化上和思想上的负担,拿来就用,

    视为自己的东西。

    中国信息产业的基础薄弱是一个事实,但也没有包袱,人们可以在上面建立一个全

    新的系统,运用最好的技术。曾有美国人在访问国内很小的ISP时,看到的是清一色的

    56KModem,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们自己用的还是188、244的设备;另一方面,中国

    目前的整体经济发展一直在向上走,这些因素都将推动国内Internet快速增长。从1997

    年底的60多万到去年底的210万,最新的数字已达到近1000万,许多乐观人士预测到

    2000年初则将达到2000万,以这样的速度发展,中国在Internet方面的进展肯定会给每

    个人以惊喜。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像这一领域的投资结构还存在问题,

    一方面整体投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有限的投资在投资结构上不尽合理而导致了许多

    的浪费,大大小小、数目众多的ISP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另外一件危险的事情是企业

    界许多公司对于如何去运用Internet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一味地停留在炒作阶段。

    除此之外,人们还应该有理由期望政府出台一些更加明确的措施和政策来推动Internet

    行业的发展。众所周知,美国的Internet得益于信息高速公路计划,而且包括美国总统

    在内的有识之士都在推动这一产业的发展,另外还辅以一些相关的政策,例如美国人在

    网上购物是免税的,并在推动世贸组织制定相关法律,以刺激和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

    国内许多的ISP、ICP都认为自己时时刻刻揣着一颗定时炸弹在怀里,政策、政治环境、

    机制。不公平竞争等都是这样的定时炸弹,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死活是不掌握在自己手

    中,头顶上悬着好几把刀,每一把刀掉下来都会断送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是,对产业

    中人士来说;信息产业每重新洗牌的机会通常都是20年才有一次,如何起不上这一波,

    下次就更难超越。

    人物印象:

    曾有一段时间,许多人都在感慨程序员一呼而天下应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看看沉

    舟难起的中国软件市场,今天的程序员们也大都蜗居在某一角,不复做个人英雄的旧梦。

    究其原因,撇开聪明的程序员都喜好单打独斗、不爱扎堆这样的文化病疾之珠王志东所

    说的“程序员心态”不能不说是一种重要因素。一般说来,个人英雄时代的程序员有两

    科典型的心态,要么就是动辄自比于比尔·盖茨,结果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屡屡碰壁而变

    得心灰意冷,要么就是常常因为感叹“不才明主并”而愁肠百结,最后在炒老板和被老

    板炒之间冲霄壮志化为灰飞烟灭。

    新浪的王志东、金山的雷军、方正的肖建国、阳振坤都经历了这样的醒悟。据雷军

    回忆,1996年毛一丁曾用金山所不熟悉的市场手段,使他第一次发现,原先的金山根本

    就没有什么市场观念;肖建国则认为,对于一家以技术见长的公司来说,认为只要凭单

    纯技术就能敲开市场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而同样对程序员来说,更多的人不会去关心

    应用,他们往往只对创造性的技术感兴趣;阳振坤相信,对于公司这样的商业组织来说,

    “技术主义”是一种危险的信仰。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王选和张玉峰成为搭档、求伯君

    知遇张旋龙,王志东加入段永基旗下,对对方来说都是一件是幸事。

    王志东说,新天地那段经历对他个人来说的是几近乎是一种“失败”,给了他非常

    大的震撼,痛定思痛之下,他在管理上也有了一些心得,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加盟四通时

    向四通总裁段永基提出了如此苛刻的“四条”。即使现在看来,王志东也承认如此苛刻

    的“四分’当时四通能全盘接受非常不简单,因为它与现在业界最流行的风险投资的主

    要原则是不谋而合,况且那种投资条件在四通内部也是绝无仅有的。按照一般人的观念,

    一个软件公司是花不了那么多钱的,而且一般的公司做这种投资,投资方总是要派个总

    经理、副总经理或者会计什么的过来挟制被投资方,好在段永基也是巨眼英豪,否则后

    来也不会出现慧眼识英雄这一幕了。

    结果在半年的时间里,按照投资协议,四通500万港元的投资如期到位,四通也按

    照管理放手的原则,由王志东这边通盘操作。王志东从新天地出来,在四通是一个“空

    降兵”的角色,四通内部的压力也非常大,在当时,这需要双方都有眼光,而且对双方

    来说都有一点冒险。而王志东说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视江湖名声和个人品牌的人,对四通

    提出这样的条件,就意味着他自己要负这一责任。现在5、6年过去了,四通回头看这一

    投资也是非常满意,包括段永基也到处讲,新浪网是四通投资最成功的一个企业。从这

    个意义上来讲,无论是段永基选择了王志东,还是王志东选择了段永基,有如此圆满的

    结局,都是我们这个产业中并不多见的一个故事。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王志东说他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对于对方的性格甚至生活态

    度都要作尽可能多的考虑,这样才能躲避“道不同不相为谋”的风险,真正建立一种默

    契和信任感。而为了适应新的角色,从1996年开始王志东也开始了四处奔波游走的经理

    人生涯,几年下来,他自嘲自己也快成一个“投资专家”了。对于人气渐旺的新浪网来

    说,王志东也有清醒的认识,毕竟互联网行业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有新的突转,也

    有新的发现。从这一点上来说,王志东不仅有着坚信“程序员和总经理只有一步之遥”

    的自信。成熟和稳健,言谈之间,他也毫不掩饰对于比尔·盖茨的仰慕,因为对于所有

    的程序员来说,比尔·盖茨的鉴照意义在于,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程序员,也是一位天

    才的管理者和战略家,虽然不可能每一个程序员都能胜任这样的角色,也不管他现在和

    将来会不会担任管理角色,但是能够明白这一点,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却有着异乎寻常

    的意义。

Powered by 股票书籍 股票电子书 © 2009-2010 www.gupiaoshuji.com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